柒、神格惟一說

神格惟一說的興起

  主后第二世紀最大的異端為神哲主義,但主后第三世紀最大的異端卻是“神格惟一說”(Monarchianism)。所謂護教士、反神哲派的教父,以及亞歷山大教父的“道的教義”,並不滿足一般的人。對于一般普通的人,認為“道的教義”有許多不能解釋的地方;有些人覺得他們的神學有難解之處;有些人又認為他們的基督論有難解之處。有人重視神學的看法,覺得“道的教義”,認為“道”乃是有另一位格,對于一神論,或神的合一性就有了危險;而那些重視基督論的人,又認為“道”若是次于父神,就影響到基督的神性。因之,那些有學識的人就起來,要解答這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要保持神的合一性,另一方面也不能抹煞基督的神性。因之,有兩派思想興起,兩者都被稱為“神格惟一說”(這個名稱是特土良所起);雖然在某一方面看來,這個名稱更適合于那些要解答神的合一性者的思想;然而直到今天這名稱總是指前面所提的兩派思想。

一、動力的神格惟一說(Dynamic Monarchianism)

  這一派的神格惟一說的目標乃是要建立神的惟一性,可以說,完全是與以前的“愛賓派”的異端,以及近代的“獨神論派”(Unitarianism)的教訓如出一轍。有些人認為此派的起端乃是出于“非道派”(Alogi),但史伯格認為此種看法並不正確。此派乃是一位被羅馬大主教維克德(Victor)所革出教會的一個拜占庭人“提阿多達”(Theodotus of Byzantium)所創。此后又有一個名叫“亞提蒙”(Artemon)的人(在敘利亞出生)試以用聖經和傳統來証明這“神格惟一說”的看法。然而亞提蒙的看法,即刻受到一位佚名氏所著一部稱為“小迷宮”的書所駁斥辯正。因之,這一派的神格惟一說不久就煙消雲散。

撒摩撒他之保羅

  但是后來又有一個人,名叫撒摩撒他之保羅(Paul of Samosata)即安提阿的主教,再將這派神格惟一說的看法死灰複燃。這個人雖是主教,但非常屬世,又甚傲慢;但因他竭力提倡,這派異端又風行起來。按照他的看法,“道”雖是與父神同質,但在神性之中並沒有獨立的位格。道可以被稱為神,因為同乃是存在于神的裡面,正如人的理性存在于人的裡面一樣。道僅僅是無位格的能力,存在于所有的人裡面,且是在耶穌這個人裡面有更大的能力行使。因為逐漸地完全滲透了耶穌的人性,這個神的能力逐漸地使耶穌也神化了。因為這位人耶穌是如此被神化了,所以他也配得我們尊崇;然而,真正說來,他並不能完全象天上的父神一樣。撒摩撒他保羅如此建立道的教義,一方面他保持神的合一性,就是說神的本性,神的位格都是一,道與聖靈不過是神性中無位格的屬性;這種看法后來也被索西奴派(Socinians)及近代的獨神論派所采用。這些神格惟一的派別都喜歡重視神的合一性以及耶穌的人性。但有一位作者馬基弗(McGiffert)卻認為這些異端的目的,乃是要否認基督的神性,只認為耶穌基督是人。

二、形態的神格惟一說

  又有另一種神格惟一說,這種看法的影響比較廣泛。這一種形態神格惟一說,一方面為要保持神性的合一,但另一方面更是注意到基督論,就是要保持基督完全的神性。這一派被稱為“形態神格惟一說”(Modalistic Monarchianism),因為他們認為在神性中的位格乃是在神顯示他自己的時候,以三種形態顯示出來;在西方稱此派為“聖父受苦說”(Patripassianism),因為此說認為父神自己道成了肉身成為基督,因之聖父也在基督裡與之一同受苦;然而在東方乃是以此說之著名人物之名來稱之,故被稱為“撒伯流派”(Sabellianism)。撒伯流派與動力神格惟一說之不同之處,乃是堅持說︰基督有真正的神性。

普拉克西亞與奴愛達

  特土良認為創始神格惟一說的是一位不太有名的人,名為普拉克西亞(Praxeas),而希坡利達(Hippolytus)卻認為創始者是示每拿的奴愛達(Noetus of Smyrna)。但很可能兩人都是對于倡導此派學說有功的人。普拉克西亞完全反對神的位格中可以有不同的位格。特土良批判他時說“他將保惠師趕走,又將聖父釘死十架。”然而,普拉克西亞似乎並不承認聖父曾受苦;但奴愛達卻認為聖父真的受苦釘死。這裡我們引述希坡利達的話︰“他(奴愛達)說︰基督自己就是聖父,乃是聖父自己降生,並受苦而死。”按照希坡利達,奴愛達甚至大膽地說,聖父自己改變了一種形態,他自己就取了聖子的形態而成為他自己的兒子。奴愛達自己是這樣說︰當聖父尚未降生時,他當被稱為聖父;但他自己喜歡降生為人時,他就成了聖子;兩者都是他自己,並不是另一位。”

撒伯流

  這形態神格惟一說最著名的一位是撒伯流。他的著作被存留至今的不過是很少的片斷,我們因之並不能斷定他所教導的究竟是什么?然而,我們很清楚地曉得,他特別重視神性的本質是獨一的,而他顯示的形態卻有多種;神所顯示的形態如同在戲劇中的各部份。撒伯流雖也曾用三個位格,但對于他,“位格”乃是指一個演員所裝扮的三種角色。按他的看法,父、子、聖靈不過是惟一的神將他自己的獨一本質在不同的階段之中以三種不同的形態顯示出來。神在創造、賜律時所顯示出來的是父;在道成肉身中顯示出來的是子;在叫信徒重生與成聖時,所顯示出來的是聖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