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

注释:


  6.按照神的恩惠,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 保罗现在并不是讲到我们弟兄相爱的心,却是赞许谦卑的心,因这是管制我们全心全身的最好态度。所有的人都盼望自己富足不缺乏,不必从弟兄方面获得帮助。然而此处给我们看见,弟兄之间的团契有一个连系的结,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自足,所以他就不得不从别人得到助益。我认为,敬虔者之间,因每个人都能对于所量给他的而知足,如此才会有团契的关系,因他将自己从神所得恩赐分给弟兄,而同时又愿意让弟兄们所得恩赐来帮助他。
  保罗在此特别制止人的骄傲,因为他知道人人都有此种性情。保罗为要叫人不因未曾得着一切而难过,他提醒我们,神按着祂喜悦的心意,将每一个应有的责任分给各人;因为神不将全部的恩赐赐给任何一个人,而让他大胆地轻视别的弟兄,神这样行是对全身体的救恩有利。我们在此看到了使徒心中主要的目的。任何事物对于每一个人都不会相宜,惟有神的恩赐按着有限的程度分别赐给人,才为有益。每一个人都当甘心地献出他的恩赐,为的是要建立教会,但愿每一个人不放弃他自己的职分,或侵犯别人的地位。当每一个信徒将他自己从神所领受的,献给教会,同时也不阻碍别人如此行的时候,教会因这个美好的整齐的次序就会得蒙保守,并会有最大的安全。这个次序乃是神所安排指定的,若有人要转变这个次序,就是与神为敌。恩赐各有不同,不是出于人的意志,却是因神所喜悦,而将不同的恩惠分别赐给各人。
  或说预言,就当……说预言 保罗举了各种特别的例子之后,他现在开始论到每一个人都当站在他自己的地位上,按他自己的力量,行他的本分。所有的恩赐都有一个限度,若想超出这个限度,就是毁坏这个恩赐。这里的经文意义不太明显,但我们可以如此处理,所得的结论就甚清楚了:"让每一个说预言的人,按信心的程度作为测验;作执事的,就要服事;如此类推。凡懂得这一个原则的人,就会在所给他的恩赐的范围之内事奉。"
  但这段经文有各种不同的解法。有些人认为预言乃是有预知将来的能力,而且是在福音开始广传的初期很普遍的恩赐,正如主愿意用各种方法推荐祂国度的特点与尊荣。他们也认为此处所加上一句作为限制的短句:按照信心的程度,应当是属于每一种恩赐的。然而我认为另一种解释较为正确,就是说:这种恩赐有更广泛的意义,就是借着启示,人们可以成就注释者的职分,用熟练的技巧来阐明神的旨意。今天基督教会中预言的职分,是指了解神的话,并能加以阐明的恩赐,因为古时的预言,或神的圣言都在耶稣基督以及祂的福音里面完成了。在保罗也是这个意思,他说:"我愿意你们都说方言,更愿意你们说预言(作先知讲道)"(林前十四5);又说:"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我们预言(先知所讲的)也有限"(林前十三9)。保罗在此显然不是指福音开始广传时,基督所赐给当时使徒们的特别的恩惠,我们却看到这里乃是指一种一直存留在教会中的普通恩赐。
  有些人坚持说,保罗若不对那些有先知灵的信徒说话,就没有理由提到这说预言的事;然而我认为此种看法也不够正确。保罗在另一个地方说(林前十四32),神将先知的灵赐给先知,又指出,若旁边等着的人得了启示,那先说话的,就当闭口不言。因此,保罗在此也是以同样的理由警戒那些在教会中说预言的人,他们的预言都应当与信心的准则相合,免得他们走出了正道。他所说的信心两字,乃是指宗教的最高原则;任何教训若不与这最高原则相合时,就是错误的,当被定罪的。
  保罗对于其他的恩赐所说的话,就没有什么困难。他说:愿那被封为牧师的,就要按他的牧职而事奉,愿他不要自以为得此圣职,为了要荣耀自己,而是要服事别人。保罗的意思是:"愿那得此圣职的人,能诚心服事人,完成所交托给他的职分。"对于教义方面的建立,他将责任交给牧师们,他的意思如下:"愿那些对于教义有更多认识的人,应当知道他们的目标乃是要使教会真得到教导,使教会更清楚认识纯正的教义。"一个教师就是将真理的圣道教导教会的人。愿那些有劝勉恩赐的人,就当知道他的目标乃是要勉励并发生功效。
  这些职分都是彼此密切相关的;然而也并不是说他们是完全一样。若没有教义,就无人能劝勉别人;然而教导的人,同时也当有勉励的恩赐。若没有牧职,就无人能预言,教导或劝勉。但我们只要知道其间的区别,明白神的恩赐有所不同,并晓得适合教会的次序,就已经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