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神并没有弃绝祂预先所知道的百姓。你们岂不晓得经上论到以利亚是怎么说的呢?他在神面前怎样控告以色列人说:

注释:


   2.神并没有弃绝祂……的百姓 保罗对于这问题的回答是反面的,但是有限度的。如果使徒完全拒绝说,神并没有弃绝犹太人,那么就与他前面所说的话有了冲突。然而他也指出,犹太人虽被弃绝,但并不因此使神的应许失效,保罗的回答是两方面的。神的行动并没有与祂应许的约相反,祂也没有完全弃绝亚伯拉罕的后裔;因为神的拣选是在神收纳他们为儿子之前,故并不是所有亚伯拉罕肉身上的儿女都成为应许的后裔。神虽弃绝,但并不因此说没有一个犹太人可以得救;因为在外表方面看来,犹太人全体都被弃绝了,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基督属灵身体的肢体,却没有一个是灭亡的。
  如果我们问:割礼不就是神向所有的犹太人显出恩惠的记号吗?所以他们应该被算为神的子民。我们的回答是:外表的召若没有信心是无效的;神所给他们的尊荣,因他们不信而拒绝,神就从他那里收回,这是很公正的。神在一般特选的子民之间,显出神的应许是一致的。保罗从神隐秘的拣选指出神的旨意是坚定不移的。保罗在此并没有说神乃是看人是否有信心,却说:凡是神所预知的,祂就一定会按祂的旨意而行,不弃绝他们。
  我在前面对于神的预知所加的解释是值得再重提一次的:神的预知不单是神预先看见了将要临世的人,会有什么光景,而是按照神自己喜悦的旨意,预先拣选了那些尚未出生,尚未有行为表现出来而讨祂喜悦的人。他也曾向加拉太人说:他们乃是被神所认识(加四9),因为神早已预备要恩待他们,故召他们来认识基督。因此我们可以晓得,虽然普及的呼召可能不会生出果效,但是神绝不失信,只要神已拣选了教会,祂就会保守教会到底。虽然神并不偏心地呼召众人,但若不是神预先知道是属祂的人,祂就不会内在地吸引他们来就祂,若不是祂早已赐给了祂独生儿子的人,祂也不会呼召他们;惟有属基督的人,祂就信实地保守他们到底。
  你们岂不晓得经上……说的呢? 既然只有极少的犹太人信了基督,那么所得结论当然是神已经弃绝亚伯拉罕的后裔。可能也会有人认为失丧的人既是如此之多,使人看不到神的恩惠。既然亚伯拉罕后裔被称为神的儿女,又因神给亚伯拉罕的圣约,也因亚伯拉罕而临到他们;那么除非神不再守祂的约,以色列人就不应该悲惨地分散于各方。为了要除去这个绊脚石,保罗就用以利亚的时代作例子,提醒他们说:那时的光景是多么荒凉,看来好像教会已不再存在。然而,虽然似乎是看不到丝毫神的恩惠,神的教会必须隐藏在地下,但神仍奇妙地保存了教会。
  由此可知,凡想以自己的意见来估计教会价值的人,是错误的。事实上,假使这位著名的先知,满有圣灵的亮光,在他以自己的判断,并以数字来估计神的儿女时,也会错误;那么我们若与他比较起来,就是在判断力最清醒的时候,不也算为昏矇的意见吗?愿我们不要妄下判语,而让我们在心中记得这个真理;今天的教会在外表上看来对于我虽是算不得什么,然而因着神隐秘的护理,却仍会不断地长大。也愿我们记得:凡想以自己的感觉来衡量或估计蒙拣选者人数的,是最愚蠢与傲慢的行动;因为神自己有祂的方法,虽不为我们所知,却能在看来失丧的光景中,奇妙地保守祂所拣选的儿女。
  读者也当注意,保罗在本处以及别处把他自己的时代以及古时教会作一个详尽的比较,此事对于坚定我们的信心是很有助益的;我们可以思想,我们今天所遭遇的一切,没有一样是古时的圣徒所没有遭遇过的;因我们知道,新的遭遇常会使软弱的人感到困惑。
  关于保罗所说的论到以利亚这个短句,可以指"历史上的以利亚"或"以利亚所行的事"。保罗在此所用的乃是希伯来话的成语,故是"论到历史上的以利亚"较为正确。
  他在神面前控告 这里证明以利亚是多么地敬重主,为了神的荣耀毫不犹豫地反对他自己的祖国;又因为他以为在以色列国中敬拜神的宗教已经消失了,故他求神毁灭以色列国。然而他定全国之罪,又因除了他自己一人之外,其余的人都不敬畏神,所以盼望他们都受严刑;在这些事上,他都错了。此外保罗所用的经文,并不表示以利亚在那里求神降灾给以色列人,他不过是诉说以色列人的不是。但他在诉怨时表示他对以色列人完全绝望,甚至于愿意看见他们遭受毁灭。因为我们当注意:这里乃是以利亚自己这样以为说,因此普世都是恶人,并占有了全地,故他认为他自己是惟一敬畏神的人留在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