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祷告论 第六十八章 祷 告
繁體中文 
View:10830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六十八章  祷  告

承认上帝各样完美的属性,并向上帝尽各样当尽的本分,二者在祷告中成为一体。祷告是圣洁的,对每个基督徒都有益处,是基督徒在成圣方面当尽的本分。因此,敬虔的操练就被概括为祷告和呼求上帝:“那时侯,人才求告耶和华的名”(创4:26)。
因为祷告是发自心灵的各种活动,所以它也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比如tefilla,意即祷告(诗4:2);techinna,意即恳求(诗6:10);siach,意即哀叹(诗64:1);tse‘naqah,意即哀求(诗9:13);deesis,意即代求(雅5:16),或恳求(提前2:1);hiketeria,意即恳求(来5:7);enteuksis(提前4:5),euche(雅5:16),以及proseuche(西4:2),这三个词的意思都是祷告;还有proskunein,这个词的意思是敬拜(太4:10)。
从祷告的方式、时间、事件、方面来看,我们可以把祷告分成许多种。

1.圣经中的各种祷告形式(The Various Forms of Prayer in Scripture)
第一种是敬拜。我们认识并承认上帝的完美,就以敬畏之心俯伏在上帝面前,荣耀祂,尊崇祂,若是不用语言,就用内心的思想,也可以用外在的语言,这样的祷告就是敬拜式的祷告。我们“默念祢威严的尊荣和祢奇妙的作为”(诗145:5)。这也是众天使向基督所做的:“上帝的使者都要拜祂”(来1:6)。
第二种是求告。我们若是向上帝祈求什么,这样的祷告就是祈求式的祷告。可以是祈求脱离某种压迫,或者即将来临的灾难,也可以是祈求得到某种身体或灵魂方面的益处。“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诗50:15);“他若求告我,我就应允他……我要使他足享长寿,将我的救恩显明给他”(诗91:15-16)。
第三种是恳求。我们若是以极大的谦卑之心,提出许多理由,不断地祷告,这样的祷告就是恳求式的祷告。“……然而我呼求祢的时候,祢仍听我恳求的声音”(诗31:22);“……向祂哭泣恳求”(何12:4)。
第四种是叹息。我们若是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是虽有看见,也有极大的渴慕,但事情本身高深莫测,无法用言语表达,就在上帝面前叹惜,这样的祷告就是叹惜式的祷告。使徒把这称作“说不出来的叹息”(罗8:26);《诗篇》的作者说:“主啊,我的心愿都在祢面前,我的叹息不向祢隐瞒”(诗38:9)。
第五种是公开的或公共的祈祷。若是在公开的集会场所,或在私人家里有人出声带领祷告,会众一起呼求上帝,这样的祷告就是公祷。“教会却为他切切地祷告上帝”(徒12:5)。一些人聚集在一起所进行的祷告,也被认为是公共的祷告。“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18:19-20)。
第六种是私下的祷告。我们把自己特别的愿望带到上帝面前,这就是私下的祷告。分为:
(1)突发的祷告。这是当我们在工作,走路,或者与他人谈话时,向天上的上帝发出的祷告。例如,尼希米在与王对话时,默祷天上的上帝(尼2:4),摩西与以色列人站在红海边时,也向上帝祷告(出14:13)。
(2)定期的祷告。这样的祷告也许是临时性的,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促使我们寻求安静的地方祷告,也许是规律性的祷告,也就是在我们特定的祷告时间里,如早上,中午,或者傍晚。突发性的祷告和定期性的祷告都可以是:
1)内心的祷告,我们可以藉着大脑的活动通过反省和默想,把自己的渴望带到上帝面前。这样的祷告是不需要言语的,正如我们在摩西和尼希米的例子中所见到的那样。
2)口头的祷告,这发生在当我们用言语表达我们的渴望时,有时这样祷告时不出声音。哈拿的例子就是这样。“原来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撒上1:13)。
我们也可以出声表达自己的愿望,可以是大声的,也可以是轻声的,这取决于我们与人群的距离。“耶和华啊,早晨祢必听我的声音”(诗5:3)。毫不奇怪,天主教把内心的祷告高举在口头的祷告之上,因为他们的口头祷告只不过是反复背诵固定的祷告词、主祷文以及万福马利亚。
第七种是代祷。这发生在当我们为别人向上帝祈求什么时。我们可以一起为教会代祷:“上帝啊,求祢救赎以色列脱离他一切的愁苦”(诗25:22);“求祢随祢的美意善待锡安,建造耶路撒冷的城墙”(诗51:18);“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诗122:6)。代祷也可以是为了特定人的益处。“他就该请教会的长老来,他们可以为他祷告”(雅5:14);“请弟兄们为我们祷告”(帖前5:25);“你们要互相代求”(雅5:16);“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太5:44);“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祷告”(提前2:1-2)。
现在很多人滥用这种操练,他们分别时反复提醒对方:“我建议你把我列在你的祷告之中,在你祷告时要记念我;我请你为我代祷,为我祷告。”他们说这些话就像表达对彼此的问候一样平常。事实上,我们不可能记得所有那些要求我们为之祷告的人,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要知道为别人的益处祈求什么。要求别人为之代祷的人应该处在特定的环境之中,而为他代祷的人应该了解他的情况。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才能请求别人为他代祷,而被请求的人必须为他代祷,这样,大家一起恳求上帝,也会一起感谢上帝。但是,目前提出这样代祷请求的倾向往往不过是一种习俗,这会使人忽略了主耶稣的代祷。
我们绝不能为死人代祷;他们已经处在他们永远要在的地方,并会一直在那里;炼狱其实就是地狱。我们也不能为那些犯下了亵渎圣灵之罪的人代祷。“有至于死的罪,我不说当为这罪祈求”(约壹5:16)。
第八种是咒诅性祷告。此处,我们一定要小心警醒,不要被自己的情感所左右,不要像基督的门徒那样,他们竟然祈求上帝用火烧灭那些不接待他们的撒马利亚人(路9:54)。永远不要祈求让某个人永远沉沦,也不要祈求让我们的私敌肉体灭亡。我们也不可以祈求主毁灭那些干犯上帝子民的人。但是,假如主感动我们,让我们为那些用极端的手段逼迫、残害上帝儿女的人祷告,那么我们就可以祷告,求主使他们归正。假如不是如此,就祈求上帝惩罚他们,使他们不能继续逼迫教会。如此就会显明:主必会为祂的教会所流的血复仇伸冤,而且上帝将会因此而得荣耀。“愿祢使他们满面羞耻,好叫他们寻求祢耶和华的名。愿他们永远羞愧惊惶,愿他们惭愧灭亡,使他们知道惟独祢名为耶和华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诗83:16-18)。
第九种是感恩的祷告。我们欢喜地承认上帝对我们的仁慈,承认迄今为止上帝赐给我们的各样属世与属灵的福分,更为上帝特别的祝福献上特别的感恩,这样的祷告就是感恩式的祷告。对上帝之仁慈的认识会激发恳求者为他目前的渴望热切地祷告。这正是雅各在《创世记》第32章9至12节中所做的,《诗篇》第75篇第2至5节中的教会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感恩和祷告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腓4:6);“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提前2:1)。

2.祷告的本性或本质(The Narure or Essence of Prayer)
我们在探讨祷告这个课题时,应当首先讲明祷告的本质是什么,然后我们要激励你在祷告上多加操练。为了揭示祷告的真实本质,我们将要阐述:1)祷告的定义(我们将对此做详尽的阐述);2)祷告的特征;3)祷告的客观附带条件;4)祷告的操练,这包括预备、实行和反思。
祷告是奉基督之名,藉着圣灵的运行,发自重生的心灵,向上帝表达圣洁的愿望,并请求满足这些愿望。这个定义中的每一个字都非常重要,需要进一步详细阐述。
祷告是“表达圣洁的愿望”。在这个短语中,我们想要阐述在祷告中灵魂的活动是什么。祷告是全人的投入,即智力、意志、情感、眼睛、口唇、双手、膝盖,是整个灵魂,整个身体的投入。
(1)祈求者专注于自己。他知道、看见、察觉到自己的缺乏。他在饥饿中濒临毁灭,渴望得到饱足。他察觉了自己的软弱,自己并没有能力帮助自己。他也知道没有任何受造之物能够帮助他,他也不想从受造之物那里寻求帮助。惟有上帝能够给他帮助,但是他内心忧伤焦虑,认识到自己的不配、可恨、可憎。因着他的这种倾向,上帝本可以不为所动,不帮助他。事实上,他所当受的就是上帝的震怒很快临到他身上。他认识到自己不配呼求上帝,哪怕是从远处呼吁也不配,因为他的祷告是如此受到罪的玷污,如此贫乏,凭这样的祷告是无法感动上帝垂听他,帮助他。他如此专注于自己的倾向,以致于沉浸在愁苦和绝望之中,在他心里对任何事情都没有盼望,他也不会产生任何盼望。
(2)恳求者专注于上帝,在他眼里,上帝是威严的、无所不知的、荣耀的、无所不在的、圣洁的;同时在基督里,上帝也是满有恩慈、大有怜悯、无所不能的。此刻,因着对上帝的崇敬,他以谦卑之心俯伏在上帝面前,恐惧战惊。此时,他大胆地接受基督,在基督里面并藉着基督表达自己的渴望,晓得祂应允悔改的罪人的祷告,帮助他们,上帝就从中得了荣耀。
(3)恳求者专注于他所渴求的事情,可能是盼望从压迫他或威胁他的十字架上解脱出来,也可能是祈求灵魂或身体的祝福。他深知从十字架上得解脱,或者领受这样的祝福,对他而言是多么必要,多么有益。他晓得自己所渴望的,梦绕魂牵,热切盼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
恳求者专注于这三个方面。在一个意向中,他同时专注于自己、上帝和事情本身。在这种状况下,他不仅把自己展现在上帝面前,同时也把自己的愿望展现在上帝面前。圣经中对于愿望的表达有生动的描述,既向我们讲述了这件事本身,也向我们讲述了谁正处在或曾经处在这样的渴慕之中。而且,圣经还鼓励我们要喜爱这样的状况——是的,圣经常常使灵魂处于这样的状况之中。我们把这称作“表达”,圣经对此是这样描述的:
(1)倾诉(a poring out):“……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撒上1:15);(2)“困苦人发昏的时候,在耶和华面前吐露苦情的祷告”(诗102:1) ;(3)诉说(a declaring):“我诉说我所行的,你应允了我”(诗119:26);
(4)仰望(a lifting up):“耶和华啊,我的心仰望祢”(诗25:1);
(5)陈明(a looking up):“早晨我必向祢陈明我的心意(即把一切布置得井然有序,就向列队整齐的军队一样),并要警醒”(诗5:3);
(6)交谈(a conversing):“祢说:‘当寻求我的面。’那时我心向祢说:‘耶和华啊,祢的面我正要寻求’”(诗27:8);
(7)哀求(a crying),切慕(a panting):“他们哀求祢,便蒙得救”(诗22:5);“上帝啊,我的心切慕祢,如鹿切慕溪水”(诗42:1);
(8)尽心尽意寻求(a seeking with all our heart and our whole desire):“他们尽心起誓,尽意寻求耶和华”(代下15:15)。
所有的这些描述都表明了灵魂在祷告中的密切参与。当灵魂想要祷告时,她常常找不到合适的话语。的确,一切的言语都显得那么拙劣,不足以表达灵魂的渴望和热切的倾向。所以:
(1)灵魂藉着简单地向上帝表明她的倾向进行祷告。
(2)灵魂有时藉着叹息进行祷告,这叹息比她的言语所能表达的更多。
(3)当灵魂进一步开阔时,她开始用话语明确地表述她的祷告,她可以完全用大脑祷告,也可以用嘴默默地祷告——可以是无声的嘴唇运动,也可以是轻声的祷告。
(4)随着渴望的强烈程度不断增加,声音也变得更加响亮了;假如祷告的人远离人群,不会被别人听见,那么他就会大声呼求。
(5)如果情绪变得更加激动,人就会流泪,尤其是当盼望和爱慕变得更加强烈时。当一个很难感动流泪,认为哭泣(这有损他的尊严)是可耻之事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在主面前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时,这是怎样的奇迹啊!当灵魂变得温柔,能够真心真意哭泣时,这是她最合宜的状态。约伯,一个不动感情的人,能够呼求:“我呼求祢”(伯30:20)。大卫,那个勇敢的英雄,他有狮子一般的心,在主面前像孩子一样哭泣:“我每夜流泪,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湿透”(诗39:12)。勇敢而又令人尊敬的保罗常常流泪祷告:“服侍主,凡事谦卑,眼中流泪”(徒20:19)。

3.祷告:圣洁愿望的表达(Prayer:The Expression of Holy Desires)
我们把祷告称为愿望的表达,而不是事情的表达。一个未归正之人,对于属灵之事所具有的只是论断性的知识,再加上能言善辩,声音富有表达力,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人也能略知属灵之事的必要性和迷人之处(尽管是以一种更加属乎血气的方式,似乎与属世之事密切相关),他们也能做出令人感动、令人哀伤的祷告。是的,他的情绪可以如此激动,以致于泪流满面地诉说这些事情。尤其是当他知道有人正在听他祷告,或有可能听到时;或者是当他在聚会中带领祷告,藉着这样的表达和眼泪,就能使他自己更加愉快,显得他很属灵,跟上帝很亲近,被圣洁的热情点燃。然而,实际上这不过是属血气的行为。因此,我把祷告称作是愿望的表达,而不是事情的表达。人只不过是一个空空的管道,他必须从别处——他自己以外的一个源头——得到满足。为此,主赐给了人渴望和表达愿望的能力。他渴望的强度与他对自己不足的认识程度,在他看来这些事情能够使他得到满足的程度,以及这些事情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成正比。他努力对这些事情做出相应的表达。但是,这并不一定证明这些愿望是圣洁的,所以,我们不单单把祷告称作愿望的表达。
不如说,祷告是圣洁愿望的表达。我们的确可能盼望具有属灵意义的世上之事,也可能以属乎血气的心态渴盼属灵之事。假如我们的愿望与罪有关,或是出于罪恶的动机盼望美善的事,借此赢得尊荣、爱情、宠爱、利益或快乐,那么这些愿望就是属血气的。假如我们所盼望的事物合乎上帝的律法,而我们之所以盼望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以喜乐和热心侍奉上帝,也就是说,假如我们以前面所规定的方式盼望这些事情,以便从中能够见到、承认、赞美上帝的恩典、良善、帮助和大能,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大有喜乐,那么,不管我们是渴求今生所用的东西,还是属灵的东西,这些渴望就具有属灵的意义。
我们把祷告称作向上帝进行的圣洁愿望的表达。然后我们看一看所有的受造物——无论善恶——就知道他们不能帮助我们。是的,即使他们能够帮助我们,我们却也不愿意向他们祷告。除了来自上帝的帮助,我们不愿接受其他任何帮助,因为我们爱上帝,不愿把属于祂的荣耀归给别人。
(1)给那些本来不是上帝的作奴仆,是拜偶像(加4:8)。
(2)上帝愿意我们单单求告祂的名。“求告我”(诗50:15);“当拜主你的上帝”(太4:10)。
(3)只有这样的祷告才与主的应许联系在一起。“到那时侯,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徒2:21)。
(4)惟独上帝才具有那配受敬拜者所必需的完美。正确祷告的人所渴慕的是在祷告中荣耀上帝,尊崇祂为唯一配受敬拜的;是一切美好恩赐的唯一源头;是无所不知的,体察圣灵的全部心意;是无所不能的,在祂没有难成的事;是良善的、仁慈的、亲切的,以怜悯为乐;等待人来到祂面前以便向那人施以恩赐;是真实的,应许要垂听我们的祷告,并赐给我们所求的。正是因为这些缘由,恳求者来到上帝面前,满怀谦卑和崇敬地向祂跪拜,祈求祂满足自己的愿望,然后就这样等候上帝。敬拜上帝就是他的喜乐。

4.奉耶稣基督的名献上祷告(Prayer to Be Offered in the Name of Jesus Christ)
祷告必须是奉耶稣基督的名献上。“……和祢为自己所坚固的枝子”(诗80:15);“为主的缘故……”(但9:17);“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约14:14);“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祂就赐给你们”(约15:16)。
(1)“奉某人的名” 有时是指出于对这个人的爱。“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样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太18:5)。像这样奉基督的名祷告,就等于是说:“主啊,祢诚然爱祢的儿子,祢悦纳祂的献祭,祢的儿子爱我,我也爱祂。现在,我向祢祈求,求祢因为对祢儿子的爱,垂听我的祷告,赐给我所求的。”
(2)“奉某人的名” 有时是指以这个人的名义提出要求。“弟兄们,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们”(帖后3:6)。这等于是说:“祢的儿子,是祢所命定的我的中保,差遣我来到祢的面前;祂吩咐说我当来到祢面前,请求祢赐给我所需的一切。这给了我勇气,使我谦卑地向祢提出请求。”
(3)有时,但并不经常,这个短语的意思是:因为基督自身的缘故;因为基督补偿性的受苦和受死。“我因信祂的名,祂的名便叫这人健壮了”(徒3:16);“……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徒4:12);“凡靠着祂进到上帝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来7:25)。因为自己的罪,人使得自己和上帝隔绝,他既不可以也没有能力直接来到上帝面前。对他来说,上帝将会是毁灭的火,他将会遭遇拿答和亚比户所经历的,他们向上帝献上凡火,被上帝降火烧死。然而,主赐下耶稣基督作我们的中保,祂藉着自己的受苦和受死,使罪人与上帝重新和好,使人和上帝不再隔绝。藉着祂的死,圣殿里的幔子被撕碎了,人可以毫无阻隔地观看并进入至圣所。因此,信徒们可以“藉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坦然无惧地来到上帝面前。基督就是道路,惟有藉着祂,人才能到父那里去(约14:6)。所以,如果我们奉基督的名祷告,这就如同藉着基督的功德来祷告。恳求者接受上帝赐给他的基督,因此就在基督及其全部功德上有份。藉着这些功德,他来到上帝面前,展示这些功德,他以这样的方式恳求上帝满足他一切的愿望。
祷告的人并不总是处于完全相同的情况之下。有些人不能确定自己在基督里有份。因为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属灵与属世的祝福,所以他们来到上帝面前寻求庇护。但是,他们并非直接这样做,而是藉着基督及其补偿来到上帝面前。他们祷告祈求上帝因着基督及其功德的缘故,对他们施以慈爱,并祝福他们。这就等于是奉基督的名祷告——尽管他们的信心很软弱。有些人基本上确信自己在基督里有份,但是跟上帝很疏远。对于这样的人,他们祷告时的首要任务就是接受基督,一边自觉地悔改,一边清楚地反思基督的功德。他们这样向天父展示基督的功德,祈求在这些功德的基础上,他们的祷告能够蒙垂听,他们的愿望能够得到满足。有些人过着跟上帝更亲近的生活,专注于恩典之约以及基督的补偿和功德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所以,当祷告时,他们不必总是与基督进行明确的交流,不必为了向天父展示基督的功德而特别反思,也不必说他们是奉基督的名来到上帝面前,因基督之功德的缘故恳求他们的愿望得到满足。相反,他们亲近上帝,始终在恩典之约上有份,是上帝的儿女,在基督里有份。他们藉着圣约和基督的赎罪祷告,尽管他们并不提及这些。但是,我们必须当心不要太长时间,或者太频繁地不与基督进行明确的交流,不回到基督面前,以免我们忘记了基督,导致以更直接的方式来到上帝面前,那样就会以不谦卑、不合宜的方式对待上帝。

5.真诚祷告的发起者(The Originator of true Prayer)
真诚的祷告源于圣灵。从本性上来说,人的灵性是死亡的,心中并没有良善的倾向,也没有良善的愿望。他是瞎眼的,忽视了能够真正使他得到满足的东西。但是,他能认识到身体的不足,惧怕灾难。当他在受造之物那里得不到帮助时,他也会来到上帝面前寻求庇护,但是,他心中的倾向和他的祷告都不蒙上帝的悦纳。为了让每个人能够正确地祷告,圣灵必须赐给我们正确的倾向、愿望和话语。“我必将那施恩叫人恳求的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亚12:10);“上帝就差祂儿子的灵进入你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加4:6);“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8:26)。这就是说,圣灵赐给他们倾向、愿望、口中当说的话语,在前面带领他们,让他们跟着祂祷告。有时圣灵以温和的方式感动他们,有时以强烈的方式感动他们,因此,他们的祷告或者是微弱的,或者是热切的。有的时候,恳求者刚开始祷告时大有热心,但后来却渐渐地冷淡下来,变得越来越迟钝。有的时候,恳求者刚开始很冷淡,很迟钝,但随着他的挣扎,他却变得越来越活泼了。有时他是完全封闭的,既不能发出祷告、叹息,也不会流泪;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起来离开。有的时候,他充满了激情,他不知道这些愿望、话语、和眼泪是从哪里来的,以致于他更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愿望。

问题:假如没有圣灵,我们就不能正确地祷告,那么为什么还命令我们为求圣灵而祷告呢?
回答:人生来就有理性,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人的天性告诉他必须祷告。在蒙恩之道的应用中,他认识到圣灵是祷告的真正作者,他从上帝的圣言中晓得必须向上帝祷告祈求圣灵。藉着这些自然的信念和感动,圣灵在选民的心里作工,使他们有祷告的倾向,让他们明白他们自己既没有正确的祷告心态,正确的愿望,也不会正确地表达。圣灵将会向他们显明,祂将在他们里面做这一切的工作,让他们晓得他们必须祷告祈求得到圣灵的帮助。他们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被激动起来,祷告祈求圣灵。那些现在认识到了圣灵已经在自己里面开始作工的人,将会祷告圣灵不断在他里面的工作。
在圣灵已经在他的灵魂里作工并激发他产生祷告的倾向之后,人就开始从重生的心里表达自己的愿望。因此,重生之人是其行为的形式因。既然属世之人也有祷告的倾向,那么重生之人因着心灵的重生,就更加具有祷告的倾向。因为并非所有重生之人都晓得这样,而是认识到自己有一颗罪恶的心;而且,因为各种罪恶的思想、话语、行为都是源自这种罪恶的心态,他们就开始思量自己是否可以祷告。确实,他们有时不敢祷告,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祷告仿佛是在嘲弄上帝。当他们进行祷告时,他们总是希冀不要犯罪,然而,他们却总是堕入同样的罪中。他们脑海中浮现出这些经文:“恶人献祭,为耶和华所憎恶”(箴15:8);“转耳不听律法的,他的祈祷也为可憎”(箴28:9);“现在我们知道上帝不听罪人”(约9:31)。为了让你明白此事,你当知道:
(1)悔改并祷告是所有恶人当尽的本分。他们的可憎之处并不在于他们祷告,而是在于他们祷告祈求属世的事情,却不悔改,继续犯罪,明知故犯;他们也不恳求上帝让他们与祂和好,不求上帝改变他们的内心和行为。他们像例行公事一样祷告,从年轻时就习惯于早晚祷告,假如他们漏做了祷告,就会心中忐忑不安。或者他们假冒伪善地进行祷告,尽管自己的生活方式很属世,却盼望被当作良善的基督徒来尊敬。
(2)在上帝面前以正直的心祷告,寻求与上帝和好,罪得赦免,渴望脱离罪,渴望按照上帝的旨意爱上帝,敬畏上帝,一心仰望主耶稣,并为这些愿望而祷告,这样的祷告不是上帝所憎恶的,而是上帝所悦纳的。上帝寻找这样的恳求者,祂温柔地扶起这些被压伤的芦苇和冒烟的亚麻。所以,唯愿这一点能够使你得自由。你不断地堕入罪中,不由自主,这使得你黯然心伤,但这并非是出自于邪恶的愿望。毋宁说,这是软弱的结果,肉体胜过了灵魂。

6.觉悟了所犯之罪后的祷告(Prayer Under Consciousness of Committed Sin)
那些现在知道自己已经被从死亡中迁移到属灵生命里的人,或者觉察到从自己里面的确据,从中得出这样结论的人(即使他并不是非常坚定地确信如此),偶尔会进入到一种比他平时生活中的倾向更罪恶的状态中。他们也可能被罪俘获,以致于不能够彻底地、喜乐地、有勇气地下定决心,从罪中站起来,迫切地抵挡罪。或者,也可能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倾向是好的,但偶尔堕入特殊的罪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他们投入祷告——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醒悟过来,还没有下定决心悔改,使自己的心确信自己的目的是正直——这将会是对上帝的不敬之举,是上帝所不喜悦的。这样的人在祷告中不会坦然无惧,也不是以圣洁之心祷告,因为当他们如此祷告时,他们的心必会责备他们。处于这种状况之中的人,必须首先改过自新,这样他们才会有正直的心与罪恶争战,使他们自己能够祷告恳求上帝与他们重新和好,赐给他们力量抵挡罪。那时他们才会自由地祷告,因为他们的心不再责备他们了(约壹3:20:21)。
偶尔也可能发生这样的事,那就是一个重生之人完全没有任何渴望——不是本质上的,而是操练中的。当这样的人进行祷告时,他不知道该祷告什么,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渴望。他或者是因为正处于灵命的暗夜,不晓得当盼望什么,或者是因为祷告多次之后愿望还没有得到满足,因而变得心情沮丧了。这都会使他的心灵封闭起来。他应当做什么?祷告吗?他不能祷告。他应该忽略祷告吗?——这样的人太经常忽略祷告了,而且,因为这样忽略祷告,他已经完全离弃了祷告。他不能这样做,因为他重生的本性不但不允许他这样做,而且不断地促使他祷告。这样的人一定不要抵挡这种微弱的倾向,尽管这是很容易做的;相反,他必须像小孩子一样。或者,就像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人,无力地移动,小声地说话,他必须顺从这微弱的倾向,把自己交托在主面前,恒切祷告,使自己更加认识主——否则他就会更加退步。然而,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将会体验到“祂垂听穷人的祷告,并不蔑视他们的祈求”(诗102:17)。

7.祷告的目的(The purpose of Prayer)
人之所以表达自己圣洁的愿望,就是希望这些愿望得到满足,恳求上帝赐给他们所求的。恳求者提出一个请求。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提出请求时,他同时也会为这个请求提出根据,此处亦是如此。恳求者不会仅仅只是说:“主啊,拯救我,在我里面创造一颗新心;对我的灵魂说:‘我是你的救恩’;求祢教导我,带领我”,而是会藉着辩论详细阐述他的请求。这样的辩论可见于基督、大卫以及其他圣徒身上,因为这可以使恳求者:
(1)更谦卑,因为当他恒切祷告时,他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上帝和自己。他会想:“我怎敢如此大胆地说话呢——我,如此罪恶深重,如此可憎,如此不配!”他感到沮丧,可以说,他认识到,他能够跟上帝讲话,而且上帝听他说话,这是出于上帝莫大的恩典。
(2)更活泼,他的祷告更热切,因为他更加晓得这些事情的必要和宝贵。他的愿望受到鼓舞,他的心灵得到释放,开始流出活水的江河。
(3)在祷告中更圣洁,因为他的目的会更加真诚,他更加清楚自己的真正目的。渴望一件事情时,他的目的越是真诚,在渴望这件事的过程中,他就越是坦然无惧。
(4)更适合于坚持祷告,因为他将会从各个角度看待这件事情。一个愿望会激发起另一个愿望,这些愿望又会激发起其他愿望。这样恒切祷告能够使他更长时间地在上帝面前;灵魂进入到并会一直处在一种更圣洁的状态,这已经是领受了一个祝福。
在提出各样的理由时不要虚伪造作,应当自然而然地发自祷告的心,本乎上帝使我们对这些事情的认识。然后,我们应该竭力追求荣耀上帝,使得上帝的荣耀、良善、以及权能,在垂听我们祷告并惠赐所求之事的过程中,会自己显明出来。一方面,我们应该运用下面这个辩论,那就是,如果上帝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就有能力使会众得建造,使他人得益处。接下来,我们应当再次专注于上帝的应许,不断地操练自己,直到我们以更生动的方式相信上帝那不朽的真理,更加确信上帝必为我们成就这些事情——因为上帝已经应许要垂听我们的祷告。另一方面,敬虔之人当以上帝儿女的身份来到主面前,要晓得上帝喜欢看见祂的儿女在饥渴时来寻求祂,祂会赐给他们所要的东西,并使他们喜乐——就像属世的父亲怜爱自己饥肠辘辘、满心渴望的孩子一样,他会因为给予了孩子想要的东西,使孩子们高兴而倍感欣慰。然后,他们会再次陈述主耶稣的功德。他们会提醒主祂先前曾经施与他们的慈爱——正如雅各在《创世记》第32章第9至12节里,以及教会在《诗篇》第85篇第1至5节里所做的。当这样做的时候,信心就会受到鼓舞,爱心也会变得更加活泼,他们会更加亲密地与主相交,安静地顺从,把自己交托在上帝的旨意之下。

8.真诚祷告的特征(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ue Prayer)
祷告具有下列特征:有谦卑之心,以心灵和诚实,迫切、热心、恒切,凭着信心进行祷告。
首先,必须要有谦卑之心。这是恳求者可以感觉到的谦卑的心态,发自对上帝之威严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罪恶、不配,既无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也没有能力让上帝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在一切事情上,人都必须向上帝有谦卑之心。“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弥6:8)。当人进行祷告时尤其应当谦卑,因为:
(1)受造之物来到造物主面前,是卑微者来到那大而可畏的上帝面前,是罪人来到那至圣者面前,是卑贱者来到荣耀者面前,是当被定罪的来到那执掌生死大权的天地的审判官面前。当摩西走近着火的荆棘时,上帝的声音在空中回响:“不要近前来,当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出3:5)。此处,人可能会实实在在地想:“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上帝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弥6:6)。亚伯拉罕说:“现在看哪,我虽然是灰尘,还敢对主说话”(创18:27)。“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上帝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18:13)。
(2)在祷告时有谦卑之心,这是蒙上帝喜悦的。“上帝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痛悔的灵。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祢必不轻看”(诗51:17);“……因为孤儿在祢那里得蒙怜悯”(何14:3)。
(3)上帝垂听,并回应谦卑的恳求者。“因为那至高至上,永远长存名为圣者的如此说: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要使痛悔人的心苏醒”(赛57:15)。
(4)敬虔的恳求者能够得到特别的喜乐。即使他并没有因为祷告而得到别的赐福,但是,藉着这种谦卑、崇敬的心态,他可以得见上帝的威严和荣耀,他把这看作是上帝极大的恩典,是对他祷告的回应。无论如何,他的确领受了直接的确据,知道上帝已经垂听他的祷告,并且必将按照祂自己的旨意供应他,因为上帝“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前5:5)。
第二,必须以心灵和诚实进行祷告。只是背诵已经记住的东西(即使我们留意每一个字,即使我们总的目的是要向上帝祷告),而不明白自己所说的是什么,既不明白,也不渴慕,那么,我们的祷告不过是在嘲弄上帝而已。假如我们渴望一件事情,为了得到它,却为此而背诵主祷文,晨祷文或晚祷文,这是很愚蠢的行为。

以心灵和诚实祷告:
(1)包括用悟性祷告;也就是认识祷告的对象上帝;认识基督,晓得自己是藉着基督来到上帝的面前;认识自己,晓得我们自身的困惑和不配;明白我们所祈求的事,晓得自己到底是渴望什么;明白我们祈求这些事情的目的。对于这一切,不仅要有习惯性的认识(这样当我们想要留意这一切时,就能晓得自己所留意的到底是什么),而且要真正地认识这一切。所以,当我们祷告时,我们要理解并注意所说的话,并藉着这样的理解而继续前行,积极地祷告。“我要用灵祷告,也要用悟性祷告”(林前14:15)。
(2)是意志的操练,以便我们真诚地渴望这些事情。我们的良心必须在上帝面前见证我们确实渴望这些事情,这是我们的目的——不仅是当我们这样思考事情本身时,而且还包括它的伴随条件,心甘情愿地弃绝与所渴望的事情相抵触的事情。尚未归正的人听到这样描述圣洁的渴望,也许会说:“是的,我想要这一切,我渴望圣洁。”但是,假如以此来审视他所视为诚实之举的罪,他所珍视,以此为乐的罪,他认为大有益处的罪,他就晓得必须完全离弃这样的罪,此时他就不再渴望圣洁,而是渴望他的罪了。亚历山大曾说,假如他不是亚历山大,他就想成为第欧根尼(Diogenes,译者注:古希腊哲学家,犬儒学派代表)。那个少年财主渴望救恩,他遵守上帝的诫命;但是,当主耶稣吩咐他必须舍弃自己的产业时,他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太19:21-22)。
(3)也伴随着思考和留心。我们必须警醒,不要让感情跑到悟性和意志的前面;相反,悟性和意志的参与必须优先于我们的热心,然后由此激发我们的热心,掌管我们的热心。如果事情这样进展下去,我们的心将会处于合宜的状态之中。“你到上帝的殿,要谨慎脚步。你在上帝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因为上帝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传5:1-2)。
心灵和诚实在祷告中是绝对必要的,因为:
1)“上帝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约4:24);
2)上帝所要求的就是我们的心:“我儿,要将你的心归我”(箴23:26);
3)上帝知道人心:“祢是知道人心的,惟有祢知道世人的心”(王上8:39);
4)上帝想要内在的诚实(诗58:8);
5)“祢的眼目看顾诚实”(耶5:3);“因为父想要这样的人拜祂”(约4:23);
6)上帝恨恶并惩罚那些只用肉体而不用心灵来到祂面前的人。“因为这百姓亲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所以,我在百姓中要行奇妙的事,就是奇妙又奇妙的事”(赛29:13-14)。

第三,要有迫切和热心。当然,这并不在于大声呼喊,也不在于华丽、冗长的言辞,也不在于用富有激情、令人感伤的方式进行的理性辩论。这一切都是属世的人也能够做到的。毋宁说,热心是来自心灵的激情,由强烈的渴望所激发,以一种可以理解的有思想的方式表达出来。热心是身体与灵魂全部活力的投入。热心穿透一切的拦阻,战胜思想的徘徊,肉体的怠惰,以及各种疑惑(比如,“这是徒劳的,上帝不会垂听你的祷告,你什么也得不到”等等),与撒但狡诈的谎言和暗示。信徒不会轻易停止,因为他的渴望很强烈,他坚持不懈。“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创32:26)。他和那迦南妇人一起,用祷告和恳求追求主(太15:22)。但是,热心绝不会消除对上帝的崇敬,也不会消除灵魂的安宁。在此,安宁和热心是携手并进,密不可分的。恕我直言,那些不能把自己带入祷告状态中的人,实际上是故意逃避祷告,抵挡祷告,他们应当感到羞耻。当他们本身并没有过错,有拦阻出现在他们的灵修时间内的时候,他们并不为此感到忧愁,而是暗自窃喜,认为自己可以从祷告的职分中解脱了。有的人祷告,与其说是为寻求自己的愿望得到实现,不如说是使自己的良心得到满足(已经祷告过了)。这样的人任凭自己受疑惑的干扰,怀疑他们的祷告不会得蒙垂听。他们对所求的事并没有热切的渴望,所以他就只是泛泛地列举这些事情,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事情、话语、愿望都消失了。这是一件可憎的事情。假如你没有任何愿望,那就离开吧。假如你不是带着自己的需要来,就不必仅仅因为这是上帝的旨意而来祷告。上帝不想要这种不冷不热,无精打采,懒懒散散的服侍。
燔祭和熏香都必须要用火来点燃,同样的,我们的祷告也必须用热情来点燃。理由如下:
(1)在上帝眼中,热情的恳求者是蒙悦纳的:“祈祷我的……必给我献供物”(番3:10)。
(2)在上帝面前,热切的祷告大有功效:“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
(3)信徒必须在他所行的一切事上大有热心。“要……心里火热”(罗12:11);“所以你要发热心”(启3:19)。
(4)我们必须效仿众圣徒的榜样,激励我们自己在祷告时要有热心。他们的一生就是祷告的一生。大卫曾经半夜起来祷告。他趁天未亮就起床祷告。他呼求,他痛哭;他不停息。我们也当这样行,以便让主察觉到,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认识祂,承认祂是我们的赐予者,是白白地赐予我们一切恩典的那一位,唯独上帝的恩典才是我们的帮助。

第四,我们的祷告必须恒切。“不住地祷告”(帖前5:17)。
(1)恒切祷告包括使祷告成为一个日常活动,约束我们自己,不要忽视祷告,不要让祷告成为一个陌生的事。基督徒就是恳求者。祷告就是信仰的本质(创4:26)。
(2)恒切祷告包括总是处于祷告的状态。尽管人并不总是明显地在进行祷告,但他的心却必须总是亲近上帝,单单仰望上帝,与上帝同行。这样的心态会一次次地引起突发的祷告——这有可能发生在我们独处时,旅行时,工作时,或者在人前时。尼希米在跟王对话时,默祷天上的上帝(尼2:3-4)。
(3)有些事情上帝不会立刻全部赐给我们,而是逐渐地,一步一步地赐给我们——比如信、望、爱、灵命、抵挡罪的力量,以及成圣。因此,我们一生都必须为这些事情不断地祷告。
(4)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格外需要主的帮助和圣灵的引导。比如,我们必须离开或者返回自己的家,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使命,去跟人们相伴,去对某人进行一次特别的探访,去到一个陷阱密布的环境中,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抉择,必须雇佣一个仆人,必须买进或卖出,或者遭遇意料之外的情况。在以上每种情况下,我们都必须藉着祷告脱离困境。
(5)有些事情特别具有压迫性、威胁性,或者我们以特别的方式祈求某些事——我们迫切渴望这些事情快快实现。诚然,在属灵和属世的意义上,我们都有可能屈服于某种不同寻常的试探。可能是一种特别顽固的罪;可能是强烈渴望上帝给我们的灵魂以特别的启示;我们可能非常渴望确信自己与基督或救恩有份,或者渴望预先尝一尝天国的滋味,等等。在这样特定的情况下,恳求者要有坚忍之心:1)进行相同的祷告,直到有所领受才停止;2)为同一件事情,在不同时间,反复进行祷告,假如有机会独处或者祷告的愿望很强烈,可以是在固定的祷告时间,偶尔也可以在固定时间以外的时候祷告。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恒切祷告,仰望上帝(诗34:5),直到事情得到解决;也就是说,直到主赐给了我们所求的事情(或这件事情的一部分),或者灵魂满足于主的旨意,以致于愿望不再那么强烈。另外,我们应当安静、满足,确信主会把一切都安排好。
(6)有时我们会强烈盼望别人处于良好的状态——可以是对整个教会的盼望,对有具体或特别需要的人的盼望,或者是对牧师、长老、执事选举的盼望。或者,一个人可能会强烈盼望某个特别的家庭或个人,在身体或灵魂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无论他们是已归正的人还是尚未归正的人。丈夫、妻子、儿女、父母都能在我们的心中占有很重的分量。我们强烈渴望他们归正,因此为他们进行祷告,不能停止。这个祷告会产生很多请求,我们应该常常在其它的时间重复这个祷告,直到主赐给我们所求的,或者赐给我们安静的确信,让我们晓得自己为他们所献上的祷告已经蒙了垂听,主会成就这件事,即使我们不能亲眼见到。也可能是主开始向我们掩面,我们不再敢强烈地向祂表达这件事;或者主把这些人逐出我们的祷告,因为主不想让祂的儿女徒然地来到祂的面前。但是,当祷告是我们的职责时,我们一定不要因为松懈或沮丧而忽视祷告,而是要坚持不懈,直到主甜蜜地更新我们,表明我们迫切的祷告已经蒙祂悦纳。我们应该这样把事情交托在主的手中,我们的祷告将会归到自己的怀中(诗35:13),并且我们所求的平安仍归到我们(太10:13)。

9.劝勉信徒恒切祷告(Exhotation to Persevere in Prayer)
为了激励信徒恒切祷告,让我们思考下列事情:
(1)在圣经中处处都有经文建议、吩咐我们要恒切地祷告,把这作为一项特殊的职责:“……祷告要恒切”(罗12:12);“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弗6:18);“要恒切祷告”(西4:2);“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路18:1)。
(2)恒切祷告使灵魂进入到一个良好的状态。首先,这教导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上帝是白白的施与者,祂不受我们的胁迫;祂可能赐给我们,也可能不赐给我们;如果祂赐给我们,那完全是出于祂的恩典和慈爱。第二,这会使恳求者更加谦卑,因为他认识到自己不配领受所有的恩典和祝福。“贫穷人说哀求的话”(箴18:23)。如果我们经过了很多次祷告才得到所求的事,我们就会更加珍惜。而且,如果我们认识到上帝因我们的祷告而赐予我们这件事,这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喜乐。
(3)恒切祷告会使我们有所收获。经过长时间的摔跤,雅各最终得到了祝福(创32)。经过长久的哀求,迦南妇人得到了她所盼望的(太15)。经过多次反复祷告,以利亚求下了大雨(王上18)。经过教会切切的祷告,彼得奇迹般地获救出狱(徒12)。经过同心合意,恒切祷告,圣灵在五旬节那天浇灌下来(徒1,2)。因为很多人为某件事只祷告了一次,而没有恒切地祷告,所以他们没有得到所求的。要注意禁戒一切可能阻碍你恒切祷告的事,比如:散漫,懒惰,不相信这件事会成就,愿望中的分歧(一边关注属灵的事,一边关注属世的事),愿望的不稳定性。这些或者类似的事情很容易使恳求者停止祷告,阻止他,使他不能常常重复祷告。这样,就使得他得不到自己所盼望的就继续前行。所以,要举起下垂的手,挺起发酸的腿。

10.凭着信心祷告(Praying in Faith)
祷告的第五个特征就是凭着信心献上。祷告所要求的信心具有特殊的意义。“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太21:22);“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11:24);“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雅1:6)。
第一,这要求恳求者是一个信徒——一个真正归正的信徒(雅5:16)。“上帝的选民昼夜呼吁祂,祂岂不终究给他们伸冤吗?”(路18:7)。既然年轻的强盗呼求上帝时,上帝应允了他们,那么上帝的确也会垂听尚未归正之人的祷告,赐给他一些祝福。但是,这些祝福只不过具有属世性的,是出自上帝的普通恩典,与上帝的应许无关。然而,上帝的儿女是承受应许的,他们藉着祷告的圣灵进行祷告。所以,“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祂的耳朵听他们的呼求”(诗34:15);“敬畏祂的,祂必成就他们的心愿,也必听他们的呼求,拯救他们”(诗145:9)。
第二,这要求恳求者把上帝圣言中的所有应许当作赐给他的,因此他必须把自己当作承受应许的人(来6:17)。他必须进而相信,不仅所有的应许藉着基督都是实在的(林后1:20),而且这些应许对他来说都是确定而且可靠的,尤其是那些关于祷告蒙垂听的应许。
第三,恳求者必须坚定地相信:
(1)上帝已经预定把祷告作为一种蒙恩之道,藉着这种方式,上帝赐予人他所需要的一切。
(2)上帝不仅是全知的,鉴察所有人的心,而且在祷告时看顾恳求者,留意他们愿望的表达,应允他们的祷告(诗34;145)。
(3)上帝是全能的,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无论这是否可能,是否有路可寻,也无论一切是否都在反对这件事。“上帝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这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3:20);“因为出于上帝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1:37)。
(4)上帝是慈爱的,因而愿意满足恳求者的愿望。祂乐意饶恕人(诗86:5),甘心爱人(何14:4),等候施恩给人(赛30:18),欢喜施恩给祂的子民(耶32:41)。在祷告中,信徒必须要认识到上帝是这样的上帝。
(5)上帝是信实的,祂会成就自己向恳求者做出的所有应许。“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诗81:10)。
第四,恳求者必须欢欣鼓舞地相信:
(1)凡藉着基督来到上帝面前的人,在基督里都是蒙上帝悦纳的(但9:23;徒10:30,33)。
(2)上帝喜悦祂的儿女向祂发出渴望、眼泪、叹息,以及呼求。“求祢容我得见祢的面貌,得听祢的声音;因为祢的声音柔和,祢的面貌秀美”(歌2:14)。
(3)上帝在基督里看待他,垂听他的祷告,按照自己的旨意回应他的祷告。“他们尚未求告,我就应允,正说话的时候,我就垂听”(赛65:24)。恳求者必须相信所提及的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确定的,因为这些都是以真理为依据的。他越是以逐渐加增的尊敬之心持定这些真理,越是凭着信心祷告,他的祷告就越会蒙悦纳,他就越确定自己必会得到所求的事。
然而,上帝的很多儿女在这方面很缺乏。他们并不积极地追求所提及的这些事情和这些心态,他们很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很多人信心软弱——尤其是在相信上帝会垂听他们的祷告并赐予他们所求的这方面。他们想:“我怎么能相信呢?我是如此罪恶累累,而且,我已经经历了太多次失败的祷告,我没有得到祷告中所求的任何东西。”为了指点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注意到:
(1)上帝并非因我们自己的义而垂听我们的祷告,而是因着基督的缘故。所以,他虽然已经在基督里,但在祷告得到回应方面,他认为在多大程度上得蒙光照和生命的恩典是无关紧要的。正是因为他对祷告这样疏忽,没有在祷告中操练信心,就妨碍了他的祷告得到回应。
(2)如果你诚实的话,你不能说,上帝从来没有回应你的祷告,也从来没有赐给你所求的。很肯定,上帝常常悦纳你的眼泪和叹息,常常因你的祷告赐福于你。但是,你既没有注意到这些祝福,也没有把它们和你先前的祷告联系起来。
(3)有一些个别的例子,这些事情已经被放在了上帝面前,祂回应了与这些事相关的祷告。但是,上帝从来没有应许过成就的时间、方式,也没有应许过成就的量度。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上帝如我们所求的那样,赐给我们很多东西,那么后来我们会明白,我们若没有领受这些东西,情况还会更好一些。因此恳求者必须确实相信他的祷告是蒙上帝悦纳的,并且上帝已经回应了他的祷告。但是,他必须使自己甘心乐意地顺服上帝的旨意,毫无怨言,不急不躁,毫不怀疑,也不要怀有这种想法:“上帝不爱我,无论怎样也不会听我的祷告。”这会使上帝不悦,对他自己也毫无益处。
(4)有一些事情是我们绝对不能盼望的,所以我们也不要祷告祈求得到这些事。恳求者在祷告中也没有权力祈求此类的事,假如他没有得到这些事,也不必感到奇怪。渴望上帝赐给我们这些我们甚至不敢祷告祈求的特别事,是极其愚拙的。所以,要按照上帝的旨意控制你的愿望,不要对那些属世之事有过分的渴慕。让上帝的智慧、良善和旨意成为你的喜乐。那么你将能够凭着信心祷告,顺从地等候得到回应。“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并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来11:6)。
祷告的外部方面有:时间、地点、姿势、声音。

11.祷告的时间(The Time of Prayer)
首先,泛泛地说,祷告的时间是每一天,每一个机会——每时每刻。祷告的具体时间是指我们集体祷告的时间——可以是在公共的集会上,在私人的集会上,也可以是在每个基督徒家庭都应该有的家庭敬拜中。应该有晨祷、晚祷,假如条件允许,中午也应该祷告。在祷告时,父亲——如果他不在或者不能这样做,就由母亲代替——必须读一章圣经,讲解这段圣经,提问孩子们和仆人,一起唱一篇《诗篇》,低头(或跪下)祷告——这一切都是按照主赐给每个人的能力。约书亚渴望和全家一起侍奉主(书24:15),哥尼流及其全家都敬畏上帝(徒10:2)。一个人必须使自己的家成为一个小教会,因为这样上帝会祝福他的家。孩子们和仆人们都要学会敬畏主,这样他们才会经历救恩。这样才会有互爱、互敬,使每个人都远离罪,人才会彼此成为敬虔的榜样,并且以这样的方式互相学习。我们应该利用这一切机会,无论是祷告时,还是效法他人时,都当留意各种机会。

12.私下的祈祷(Private Devotions)
然而,除了这种集体性的祷告之外,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私下的祷告操练,这既可以是因特殊情况而进行,也可以是日常的操练。对于私下祷告的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圣徒们的习俗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效法的榜样:私下祷告可以在早晨、中午或者晚上进行。这可见于下列经文中:“但以理……一日三次,双膝跪在祂的上帝面前”(但6:10);“我要晚上、早晨、中午,哀声悲叹,祂也必听我的声音”(诗55:17)。这些榜样是我们当效法的——并不是好像在这些时候祷告更蒙上帝悦纳,而是为了把我们带入并维持与上帝持续相交。因为假如我们忽略祷告,我们就会发觉与上帝的相交减弱了。起初,我们并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因为我们一天中会有很多次突然迸发的祷告。但是,我们将会经历到一天中突然迸发的祷告逐渐减少,假如我们藉着重新坚持定时祷告,就会发觉自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退后了。然后我们将会认识到,并不存在与上帝亲密相交的稳定基础,并没有与敬虔的奥秘相关的特殊遭遇或光照。是的,我们将会认识到,祷告的圣灵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单凭我们自己,有时我们不能与上帝相交。所以,人若想处于确定的状态,与上帝有恒久的相交,想达到更高层次的光照和体验,想坚定地敬畏上帝,那么就当留心这些祷告的时间,不要忽视祷告——因为魔鬼正竭力使人忽视祷告。
诚然,那些严格遵守祷告时间的人,将比那些不坚持定时祷告,只在特殊情况下才祷告,满足于匆忙进行即时祷告的人,经历更多的攻击、黑暗、信心的软弱,不同寻常的争战。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因为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相交。其他人并没有如此积极地观察到这一点,所以就避免了这样的争战。而且,藉着这样特殊的争战,这样的人将会在恩典中长进,在基督里变得更加成熟,而其他的人却停步不前。
有人可能会想:“当我突然发出祷告时,比我特意进行祷告时更属灵。特意进行祷告时,我容易变得倦怠、黯然神伤。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设定一个时间祷告,只在圣灵感动时才祷告。”为了使你明白,你应该注意到下列几点:
(1)倦怠和黯然神伤的发生常常是因为懒惰。人不愿意摔跤,而是在一开始就希望拥有那上帝一般直到最后才会赐予的他所祷告的东西。他们渴望立刻被驮着前进,而不愿自己走路。圣经说:“寻求,你就必得着”,而不是“得着,你就必寻求”。
(2)还有,倦怠的产生是因为人认为在这样的时候,他应当立刻就拥有更大量度的亮光,更高尚的心态,更强烈的努力。假如我们没有立刻发现这些方面,我们就停止祷告。相反,我们应该利用这些祷告的时间把自己献给主,把自己当作晨祭或晚祭献上。我们在上帝眼中蒙悦纳的程度,是与我们的动机以及寻求达到这一目的时所作付出的行动成正比的,并不在于祂是否赐予我们恩典和光照。我们认为凭我们自己的能力能够处于更高尚的心态,而且我们也当对此加以正确运用,所以就期望自己能够飞得更高,超过上帝赐给我们的翅膀所能做到的。或者,我们可能会认为,当我们拿出时间寻求上帝的时候,上帝应该使我们立刻能够很轻松地履行这个职分。然后,假如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双手就变得软弱了,我们想:“上帝不可能悦纳这样怠惰的世俗表现。如果我停下来,可能会更好些。”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想飞得太高,所以才会这样“跌落到地上”;因为我们起初太渴望看见亮光,所以才会变得如此黯然神伤。
然而,倦怠的原因通常是这些人在他们所寻求的活动和见证中,没有严格地坚持祷告的时间。正因为这一点,他们先前以为自己一切都进展顺利,在敬虔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一旦开始注意到一个敬虔之人比他们有更大量度的光照,与上帝有更亲密的相交和团契,那么他们就发觉自己只不过是有一点点亮光、生命和力量。他们把这归为倦怠和圣灵的隐退,而这实际上只不过是当他们要承担一个更大的使命或者想要从事超越他们属灵力量的事情时,使他们屈服的软弱心态。我们应该养成习惯,有一个固定的灵修时间;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力量的大小和灵命程度积极祷告。

13.祷告的地点(The Place of Prayer)
第二个外部环境是地点。同样道理,地点并不能增加祷告的价值。对于祷告地点的唯一要求是,那应该是一个僻静的没有人盯着的地方。
(1)主耶稣这样命令我们:“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太6:6)。
(2)圣徒的操练是这样的:以撒出去在田间祷告(创24:63);雅各为了祷告,独自留在雅博渡口的另一边(创32:24);但以理回到自己的家里祷告(但6:11);彼得到房顶上祷告(徒10:9)。
(3)我们灵魂的倾向和我们想要提出的愿望都要求清净;极少有人希望把这些公诸于众。
(4)有人在附近,容易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赶走我们的热心。假如我们认为有人在附近,我们的祷告正被他人听到,就会受到干扰。

14.祷告中所运用的身体姿势(The Physical Gestures Used in Prayer)
第三是身体的姿势。姿势也不能增加祷告的价值和恒切。圣徒们曾经以各种姿势祷告;或俯卧,或坐着,或站着。一般来说,他们都是跪着祷告,但是,这只是最谦卑的姿势之一。
(1)大卫推崇这样的姿势:“来啊,我们要屈身敬拜,在造我们的耶和华面前跪下”(诗95:6)。
(2)圣徒们曾经这样操练。所罗门王跪着祷告(王上8:54)。但以理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上帝面前祷告(但6:11)。主耶稣自己也跪下祷告(路22:41);司提反也是这样做的(徒7:60),保罗也同众人跪下祷告(徒20:36)。我们怎能用其它的姿势呢?我们只能以这样谦卑的身体姿势来到上帝面前,以便能够用我们的身体和灵魂荣耀上帝。

15.祷告的声音(The Voice in Prayer)
祷告的第四个外部条件是声音的使用。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要求,因为其实我们可以有属灵意义上的祷告,只在大脑里默祷而不必发出声音。但是,上帝以这样的方式创造了我们,我们能够用舌头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上帝的旨意是要我们与祂相交时保持与自己的本性一致,祂命令我们要求告祂(诗50:15),要大大张口(诗81:10),要跟上帝说话(路11:2)。灵魂的迫切和冲动有时是如此强烈,以致于人不由自主地张口祷告。然后,我们同样也不要被漫无目的的思想所困扰,我们的灵魂有时因开口讲话变得很开放,灵魂的冲动也因此被唤醒了。然而,此时我们必须注意地点。如果我们远离人群,那么我们的确可以振奋灵魂,与我们的心态一致。如果我们在人群附近,那么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声音,让我们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而别人却听不到。大声祷告以致于别人能够听到,这对未归正的人是一种冒犯,甚至对于已归正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干扰。我们祷告时应该进入自己密室这个命令,不仅表明我们祷告时不应该被别人看见,而且还表明我们的祷告不应该被别人听见。大声祷告以致于街上的人都能听到,这就如同祷告时站在大街上或者在大街上说话。

16.对于祷告的劝诫(Exhortations to Prayer)
现在我们开始进行对于祷告的劝诫。
首先,要祷告——因为祷告荣耀上帝:“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诗50:23)。信徒是渴望荣耀上帝的。所以,即使他什么也不缺乏,他却渴望敬拜上帝,向上帝献上祂所应得的。他渴望认识上帝,把上帝当作那配受敬拜的,因为在祷告的过程中,他可以认识上帝在基督里所启示的全部属性:祂的公义和圣洁,因为除了藉着基督,人没有别的途径可以来到上帝面前;祂的良善,因为祂已经赐给人这样一条道路,让人可以来到祂的面前,祂愿意垂听那些藉着基督来到祂面前的人的祷告,满足他们的愿望;祂的威严,我们满怀喜乐与崇敬跪拜在祂的威严面前;祂的全知,祂晓得人的心意;祂的全能,在祂没有难成的事;以及祂的信实,祂将要成就自己的全部应许——也包括那些对恳求者的应许。看到上帝的这些完美属性,恳求者无比喜乐。对上帝的这些属性的认识,给他带来极大的喜乐,远远胜过从上帝那里领受许多别的祝福。谁能不让自己祷告呢?认识到了这一点之后,谁能不渴望祷告呢?
第二,正直恳求者的祷告是蒙上帝悦纳的。无论他的祷告多么软弱,上帝都会为之欢喜;祷告对上帝而言就如同甜蜜的香(诗141:2)。上帝证实恳求者的声音对祂来说是柔和的(歌2:14)。你愿意蒙上帝悦纳吗?你愿意做蒙上帝悦纳的事吗?那么,没有比祷告更好的办法了。
第三,上帝垂听祷告;上帝已经看见恳求者从远处走来,要去迎接他(路15:20)。当他祷告时,上帝会垂听,会允许恳求者在祂面前敞开心扉。“祂的耳朵听他们的呼求”(诗34:15)。
第四,祷告是荣耀的工作,因为祷告允许我们能够进入到万王之王、天地的主上帝的内室。是的,我们进入到了天堂,在恩典的宝座旁边讲话。祷告是一项甜美的职分。那得蒙许可,经历了心的软化,并能够在上帝面前哀哭的人;那能够在上帝面前敞开心扉,倾诉衷肠的人;那曾经被赋予了特权向上帝恳求的人;那能够带着强烈的呼求和眼泪来到主面前的人——所有的这一切,只要他回想起来,就会给他带来长时间的喜乐。如果这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地方,那么只要他回到这个地方或者想到这个地方,他就会精神振作。
祷告是一个令人成圣的职分。与上帝同在山上之后,摩西的面皮发光了。当主耶稣祷告时,圣洁的光辉临到祂(太17:2)。如果我们多多地祷告,这仍然会发生。即使看起来我们好像没有得到为之特别恳求的东西,但我们祷告结束时有了一个圣洁而容光焕发的灵魂。反思这一切,你的灵魂将会有一个飞跃,你将会渴望祷告。
第五,上帝藉着祷告这种方式满足信徒的渴望。假如他们不祷告,他们就得不着什么。假如上帝不挑旺他们为自己所渴望的事情祷告,那么这通常表明上帝不想赐给他们。“……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雅4:2)。但是,如果上帝的意愿是要赏赐某些东西给祂的儿女,祂通常首先会挑旺他们,使他们为之祷告。应许是赐给那些祷告之人的。当上帝应许要赐下一个新心,让人们顺从祂的律例,并赐给他们各样属世和属天的福分时,主陈述了一个额外的祝福:“以色列家必为这事向我求问,我要给他们成就”(结36:37)。关于祷告会得到回应的应许有很多很多:“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诗50:15);“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诗81:10);“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7:7-8)。
圣徒们已经藉着祷告领受了多少祝福啊!摩西藉着祷告打败了亚玛力人(出17:11-12)。约书亚藉着祷告让日月都静止了(书10:12)。不生育的哈拿藉着祷告得了一个儿子,就是撒母耳(撒上1:20)。亚撒藉着祷告打败了古实王谢拉和他那一百万军兵(代下14:9-12),约沙法藉着祷告打败了摩押人和他们的盟军(代下20)。以利亚藉着祷告开启了天堂之门,终于在大旱三年半之后降下了大雨(王上18:42-45)。以利沙藉着祷告使一个死人复活了(王下4:35)。希西家藉着祷告加增了十五年的寿数(赛38:5)。藉着祷告,圣徒们领受了多么伟大的事情啊!而且,上帝还是同一个上帝。关于祷告的应许也还是相同的,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是满怀热情的人。所以,信徒们,如果你们渴望得到或者需要什么东西,让自己致力于祷告吧。
第六,再进一步想一想,如果你经过祷告才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要比你不经过祷告就得到它,经历更大的喜乐。因为藉着祷告,你同时还领受了圣洁的心态。你就被赋予了特权,直接在主面前同主讲话。你会注意到主已经在基督里接纳了你,使你作为祂的孩子。那么很显然,上帝垂听了你的祷告,祂对你是仁慈的。你将会见到祂的完美,藉祷告所得到的东西便是祂对你的祝福。所以,要使你自己习惯于祷告。
敬虔的读者,如果你如此忽视祷告,如此懒散地进行祷告,祷告时如此无精打采,匆匆地结束祷告,那么你为什么要抱怨自己属灵的缺乏和肉体的磨难呢?如果你渴望得到什么,就祷告吧。那些懒于进行祷告操练——这操练使一些软弱的敬虔人忧伤——的人,才会找这样的借口。如果你勤恳地祷告,你将会避免这些借口,或者很愿意驳斥这些借口,以便你不受他们的干扰。主要的心理拦阻有下列这些:

17.祷告的心理拦阻(Mental Obstacles to Prayer)
拦阻#1:上帝非常了解我的需要、忧虑和渴望。那么为什么我还需要藉着祷告把这些带到上帝面前呢?
回答:祷告并不是让上帝知道一些祂不了解的事情;毋宁说,藉着祷告,表明你也知道这些事情,注意到这些需要,并且你承认上帝是你唯一的帮助。

拦阻#2:上帝已经预定我将要得到什么或者得不到什么。我不可能藉着祷告改变上帝的预旨。
回答:隐秘的事情是属于上帝的,显明的事情是属于我们的。上帝已经与我们约定,要藉着祷告这种方式,来满足我们的愿望,祂希望我们相信并倚赖祂的应许,这应许是赐给那些尽责的祷告者的。上帝也预定了你的寿数。你是否就因此停止吃喝呢?

拦阻#3:很多人并不祷告,却充充足足地领受了各样福分。
回答:他们所领受的那些都是属世的事情,你不会为这些事情感到满足的。这些属世的财富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一种祝福,因着他们的罪,他们滥用了上帝的祝福,导致了自己的毁灭。兴盛将会使不敬虔之人死亡。然而,义人藉着祷告所领受的一点点,胜过不敬虔之人的丰裕。义人所领受的这一点点是祝福,他们因此更加亲近上帝。而且,你所关心的主要都是属灵的事情,上帝最愿意藉着祷告赐予你这些事情。如果你祷告得越多,你就会得到更多。

拦阻#4:我常常为各种事情祷告,但上帝并不垂听我的祷告,我没有得到所求的东西。
回答:也许你和撒母耳一样,并不认识上帝回答的声音。也许你没有仔细留心自己藉着祷告得到的东西;或者,因为疑惑,你没有把得到的祝福与自己的祷告联系起来。也许你太贪婪,太苛求自己的意愿,当你那些过分的要求没有全部得到满足之前,你没有认识到上帝已经回应了你的祷告,不顺服于上帝赐给你的方式和仁慈。假如你注意到所有的这一切,你就不可能说上帝从来没有垂听你的祷告,你从来没有得到过祷告所求的东西。

拦阻#5:我缺乏在这篇关于祷告的文章中所说的一切。当我想要开始时,我的心却封闭了。
回答:你在关注一个超过了自己灵性程度的关于祷告的灵性程度,你想要在这种层次的灵性上祷告,否则就毫无意义。假如你是一个小孩子,就当像小孩子那样祷告;假如你是成年人,就当像成年人那样祷告。上帝也垂听鸽子的哀鸣和燕子的欢唱;就连叹息声,祂也能听到。上帝并不是因为祷告赐给我们祝福,而是藉着祷告赐给我们祝福。不仅对于那些属灵的流利祷告是如此,而且对于那些以微弱的努力献上的祷告也是如此。上帝并不轻看那些穷乏人的祷告。

拦阻#6:我一次又一次地犯罪,所以我不敢再来到上帝面前。假如我来到上帝面前,就好像我是在嘲弄上帝。
回答:当你以最合宜的方式祷告时,当上帝垂听并回应你的祷告时,上帝已经看见你将来要犯的所有的罪,就好像你现在犯的罪一样。上帝的旨意是要我们饶恕自己的邻舍七十七次——这要求我们在一天里做到。然而,与人相比,上帝是无比忍耐和仁慈的。在基督里,我们已经与上帝重新和好了,在你连续的称义过程中,你可以一直接受这一点。你与上帝和好了,这并不带给你能力使你避免犯罪;你的老我仍然太邪恶,太倾向于犯罪。上帝允许罪仍然在你里面,正是因为这样可以使你总是处于谦卑的状态中,使你每天都需要求助于基督。如果当你祷告祈求力量抵挡罪,祈求罪得赦免时,你并非总是真心实意地渴望不再犯罪,那才是嘲弄上帝。但是,既然你的情况是这样的,那么不要让自己总是不断犯罪这个事实妨碍你祷告。相反,更要多多地祷告,因为你需要饶恕和力量,这样上帝的恩典才能更加得荣耀。

拦阻#7:我害怕自己还没有重生。既然尚未归正之人的祷告不蒙上帝悦纳,那么我何必还祷告呢?
回答:你祷告是因为你必须这样做,因为假如没有你所渴求的这些东西,你就不能活下去——尽管你的祷告不能被记录在德行册上。当年轻的强盗呼求上帝时,祂的的确确垂听了他们的祷告。当以实玛利被放在小树下,将要饥渴而死时,上帝听见了他的哭声。你渴望归正,渴望在基督上有份,渴望变得圣洁,渴望拥有一切属灵福分。你越是渴望在这些上面有份,这些就越会成为你所喜爱的。这样的渴望和意向确实是重生和生命的开始。惟独圣灵在你里面作工,激励你为此而祷告。所以,跟从圣灵,你将能体会到你的祷告是蒙上帝悦纳的,祂会不断地赐给你身体和灵魂所需的一切。
因为我已经令人满意地解决了你的一切疑虑,所以,放胆祷告吧。但是,要当心,当你忽视祷告时,你不要利用这些借口来为自己的懒惰开脱,安慰自己。

18.对恳求者的指导(Guidance to Supplicants)
现在我们将要给那已经被挑旺起来祷告的恳求者一些指导,告诉他准备祷告、操练祷告、以及反思祷告时应当怎样做。
对于祷告的准备工作,我们必须视自己所处的情况而定。如果你处于良好状态,你首先必须停下手上的一切工作,就好像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一样,你唯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与上帝同行。第二,当你振作精神祷告时,你必须单单仰望上帝,认识到祂是配受敬拜的,是一切美好恩赐的源泉,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或者以任何你可能认识上帝的方式振作精神祷告。第三,你必须尽力使自己的心处于崇敬和谦卑的状态。第四,你必须振作精神,渴望祷告的灵,渴望帮助,渴望祝福临到这个祷告的操练。
如果你处于灵命衰退的状况,如果你刚刚接受了虚妄的思想,说出了虚妄的话语,如果你刚刚犯了罪,如果你由于属世的思虑而疏远了上帝,如果别的事情使你失去了祷告的自由,使你疑惑、倦怠,那么,你必须下定决心把你的心带回属于它的地方,竭力使你的心处于谦卑、温柔的状态。这样的心态一定会促使你带着诚恳的愿望振作起来,在以后的日子里坚决警醒抵挡这些罪。而且,你还必须下定决心,如果你再次被这些罪胜过,你还会再与它们争战。你必须先做好这一切,这样你的心才不会责备你,你才可以带着清洁无伪的良心,坦然无惧地来到上帝面前。而且,如果再加上我们关于先前状态所说的那些话,你将会很适合私下来到上帝面前,用蒙祂悦纳的方式祷告。
但是,一般来说,在真正进行祷告之前,你不应该占用太长时间来做准备。这样很容易使你陷入黑暗和困惑之中,使你不适于进行祷告的操练。
在进行祷告的操练时,你一定不要使自己局限于一套固定的模式;相反,你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人的心态经常改变。如果你很消沉,就可以从读经开始,这样可以让真理在你的心中作工。也可以读或唱一篇《诗篇》——使你的灵活泼起来。如果你处于赞美或敬拜的心态,你一定要保持这种心态,并调整自己,立刻开始祷告。我们应当这样做:
(1)你开头的称呼要避免例行公事——避免总是使用相同的词汇。相反,称呼上帝时,要用与你灵魂的状态相一致的语言,用与上帝在那一刻启示祂自己的方式相和谐的语言,用与你想要仰望上帝的方式相统一的语言——或者用有助于产生谦卑,赞美上帝,以及加强你信心的语言。但是,不必为开头的称呼预先思考太多,而是根据你心中的倾向随机行事。否则,你很容易丧失祷告的心态。
(2)我们一定要避免在祷告中使用浮华的词语,也不要单单把一段经文跟另一段经文连在一起;这极少能够感动恳求者和听祷告者。假如我们引用一段经文来迫切地恳求应许得到实现,或者迫使自己遵从,这是另一回事。
(3)你也一定不要竭力追求使自己的表达流畅。有时停顿片刻是必要的——可能所祷告的事情或你灵魂的状态需要有所停顿——然后,藉着新的力量或活力得以更新,重新开始。你也不必忧虑自己应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那更多的是头脑的工作,而不是心灵的工作。只要不是因为疏忽,你也不必担心自己是否一次次地重复了某件事或某句话。但是,你必须小心警惕,不要轻率地使用“主”这个字作感叹词。
(4)有时,当开始祷告时我们可能心情枯燥,沉闷黯然,那么我们一定不要立刻停下来离开;相反,我们必须恒切地祷告。很可能在大黑暗之后出现清晰的亮光,一个衰弱的灵魂可以变得活泼起来。如果你根本不能把自己带入祷告性的争战中,那么以祷告的性情读一首《诗篇》往往是很有益处的。如果灵魂变得活泼了,你必须停止读经,详述你属灵的意向。如果这些意向停止了,你必须重新开始以祷告的心情读经。
(5)有时,我们刚开始祷告时很有亮光,很活泼,然后一切却在忽然之间变得黑暗了。原因可能在于我们自己。有可能我们已经太高傲了,忘记了要有谦卑之心,要有敬畏之心。然后我们很容易因自己的渺小而冷静下来,开始深深地谦卑自己,像小孩子那样行事,这样一步一步地向上前进。如果一些商业事务,世俗挂虑,或者情欲突然浮现在脑海里,我们必须藉着这些查验自己罪恶的心,当认识到自己的罪恶之后,就当谦卑地以这种悲惨的状态来到上帝面前,寻求赦免,认识到这样一个罪恶的人能够跟上帝讲话,完全是出于上帝的恩典。如果突然出现疑惑的思想,我们必须藉着宣告主的应许抵挡它,这些应许已经藉着我们的中保得到了印证。如果疑惑是关于一件具体的事情,尤其是属世的事情,那么对于这件事的结果,我们必须勤勉地追求使自己完全顺服主的旨意。这样灵魂就脱离了任性和固执,处于自由的状态,可以在祷告中一次又一次地领受自由和活泼——是的,有时甚至超过先前的状态。如果有魔鬼突然插入的干扰,我们必须弃绝它,不理睬它,不回答它。尽管灵魂可能会因此受到伤害,我们却必须继续振作精神,向上帝高举我们的心。这样它才会带来更少的阻碍,上帝有时会保守这样的灵魂——可以说,庇护这个灵魂——有时会赐予她更多的安慰。若非如此,上帝会显明,我们抵挡和回避敌人是祂所喜悦的。然而,如果这样的黑暗(发生在祷告过程中时)是由于圣灵的隐退,黑暗胜过了我们,那么精简缩短我们的祷告是明智之举,这样做是顺服上帝至高无上的旨意。但是,停止祷告绝对不是出于懒惰,暗自窃喜我们现在可以中断祷告了。
(6)当我们祷告时——在开始时,进行过程中,以及快要结束时——我们必须祈求自己的祷告蒙垂听,正如我们看见大卫常做的那样。是的,我们不仅必须要祷告,而且还必须追求活泼的确据,要确信我们和我们的祷告都是蒙上帝悦纳的,确信祂垂听我们的祷告,回应我们的祷告,并且一定会赐给我们所求的。这确信既不是基于我们的敬虔,也不是基于我们祷告的能力,而是基于上帝圣言中的应许和主耶稣的功德,因为我们在祷告中所表达的属灵的愿望正是发自圣灵本身。这样的确信会产生自由和迫切之情,我们将藉着感恩得出结论:我们被赋予了特权,能够祷告——即使我们的祷告只不过是一声属灵的叹息——并且上帝已经垂听了我们的祷告,一定会按照祂的旨意满足这些愿望。这将以一声大有信心的“阿们”作为结束。阿们的意思就是“确实如此”。

总之,祷告特别包括下面两件事。首先,它包括保持这种崇敬和敬虔的心态,以便我们的脸上荣光闪耀,表明我们曾经与上帝同在——就像摩西从山上下来时面皮发光一样。一定要非常警醒,抵挡那些我们在祷告中已经宣告过的罪,抵挡那些我们已经下定了圣洁的决心要摒弃的罪。第二,要仔细留心上帝回应我们祷告的方式。
首先,上帝的应许表明上帝回应那些迫切的大有信心的祷告:“主必因你哀求的声音施恩给你,祂听见的时候,就必应允你”(赛30:19);“那时你求告,耶和华必应允”(赛58:9);“你求告我,我就应允你,并将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难的事指示你”(耶33:3)。
第二,圣徒们求主应允的祷告证明了这一点:“耶和华啊,我用声音呼吁的时候,求祢垂听;并求祢怜恤我,应允我”(诗27:7)
第三,他们关于上帝已经应允了他们的宣告证明了这一点:“我曾寻求耶和华,祂就应允我”(诗34:4);“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祂就应允我”(拿2:2)。这还可见于下列圣徒的经历:以利以谢(创24:15),以利亚(雅5:17-18),大卫(撒上30:8),但以理(但9:23),以及其他处于特别试探中的人的经历,这些都为我们记载在圣经上,以便我们能够晓得上帝应允祂的儿女们的祷告,我们可以因此确信上帝也必应允我们的祷告。
第四,当上帝没有应允圣徒们时,他们所发出的抱怨也证明了这一点。“我呼求祢,祢不应允我”(约30:20);“我的上帝啊,我白日呼求,祢不应允”(诗22:2)。
既然上帝应允我们的祷告,那么你必须留心观察上帝是否应允你以及如何应允你,这是你自己当尽的责任。只把结果委托给上帝并相信祂会为你成就,这是不够的;然而,我们还必须注意结果,把结果与我们的祷告联系起来,把结果当作是对于我们祷告的回应,因为:
(1)这会很甜蜜地感动你,让你感到很震惊,也很感激,因为上帝听到了你的声音,你会和大卫一样感叹:“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诗116:12),这是指第一节里“祂听了我的声音”。这使人宣告:“这是耶和华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诗118:23);“主耶和华啊,我是谁?我的家算什么?祢竟使我到这地步呢?”(撒下7:18)。
(2)上帝应允我们的祷告,这个经历能够使我们产生对上帝的爱。“我爱耶和华,因为祂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诗116:1)。
(3)这种经历能够产生对祷告的渴望和热心。“祂既向我侧耳,我一生要求告祂”(诗116:2);“我向祢陈明我的罪……祢就赦免我的罪恶。为此,凡虔诚人都当趁祢可寻找的时候祷告祢”(诗32:5-6)。
(4)这种经历给信徒带来的喜乐,会比他得到所求的事情本身喜乐更大。因为他更愿意知道主爱他,这远胜过享受上帝以外的一切。
(5)这种经历能够大大地激励信徒过一种遵守律法的圣洁生活。没有什么比一个被爱的人向我们表明他对我们的爱,更能激发我们的爱。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上帝爱我们,祂的良善是为了我们的益处,那么我们将会甘心情愿地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上帝:“……祂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我要在耶和华面前,行活人之路”(诗116:1,9);“我可说什么呢?祂应许我的,也给我成就了。我必悄悄而行”(赛38:15)。
仔细留心对自己祷告的回应的恳求者,将会得到这样荣耀的心态,伴随着相应的果子。即使上帝只以这作为对祂祷告的回应,除此以外别的什么也没有,这难道不是明确的回答吗?然而,那祷告并顺服地把结果交托给主的人,主的确会应允他的祷告。但是,因为他没有留心这些回答,没有把恩典的赏赐当作对他祷告的回应,所以他自己掠夺了这些他所盼望的果子。

19.上帝对祷告的回应(God’s Answers to Prayer)
很多人都像撒母耳一样,并不晓得上帝的声音。这些人会问:“上帝何时回答的?我们凭什么才能认识祂的回答?”为了能够更明白,我们必须注意到,上帝会在祷告开始时,在祷告过程中,以及在祷告之后回应我们。
首先,上帝有时在祷告一开始时回应我们。“他们尚未求告,我就应允”(赛65:24);“你初恳求的时候,就发出命令”(但9:23)。
主表明,如果圣灵以特别的方式感动人祷告,不断挑旺他的灵魂,直到灵魂自由地进行祷告才让她得安息,那么主愿意应允他的祷告。是的,他的灵魂可能会以这样一种亲密友好的方式祷告,以致于他费了些努力才记住自己只不过是人,并且是个罪人,这样才能保持一种最谦卑的心态。这不是别的什么,而是上帝对你说:“我认识你;你已经在我眼中蒙恩了;我爱你。我的眼睛将会看顾你;我要用我的保惠师引导你,从今以后,我要把你接到我的荣耀里,直到永远。”恳求者也会认识到这些,会感到既惊奇又欢喜,只能说:“阿爸,父!”
第二,上帝在祷告的过程中回应我们:
(1)如果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黑暗、困扰和争战之后,由于灵魂听见上帝的声音说:“你是我的。我是你的救恩。你的罪得赦免了,你的祷告是我所喜爱的”,我们的心态就变得安静而又喜乐了。这样的回应使灵魂进入到一种圣洁的状态,愿意尽心侍奉主,荣耀她的上帝。在大卫的很多《诗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个过程。在这些《诗篇》中,他以悲叹开始,接下来是喜乐,最后以感恩结束。
(2)如果我们强烈地坚持不懈地为一件特别的事情祷告——可以是祈求脱离患难,或者请求得到一件极其渴望的事情——主将会向恳求者显示祂慈爱的面容,用大爱怀抱他。“因你大蒙眷爱”(但9:23);“我的恩典够你用的”(林后12:9)。当主以这样的方式回应祷告时,恳求者常常超越了主所说的,认为这一定是应许他某种灾难不会到来,他将得到自己渴望的事情。但是,假如事情并非如此,恳求者在其它时候就会很忧愁——仿佛应许与现实不相符。然而,主只是显明恳求者在祷告时是祂所喜悦的,主会利用这件事情给他带来最大的益处,并没有应许回应他祷告的时间和方式。假如他对回应的理解没有超出它的本意,而是恰如其分地诠释它,这就会促进他内心的成圣。他会满足于上帝的旨意,上帝爱的彰显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喜乐,好像他已经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所求的事情。
(3)当上帝赐给他关于他的祷告将会被应允的强烈的信心和完全的确信时。上帝有时藉着运用关于祷告得蒙回应的应许,有时藉着在恳求者心中的直接运作,而不必显明回应祷告的方式,赐下这样的信心和确信。这样的回应足以使恳求者喜乐,心满意足地把时间和方式交托给主。
但是,他很容易误导自己,假如当他为一件特别的事情恳求时,由于这件事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他让自己的心相信上帝已经宣告他会得到这件事或他在这件事上无份。如果他依赖自己的感觉,无论他所想象的是什么,都会落空;如果他不理睬自己的感觉,他将会使自己不适于进行恒切的祷告。
有时上帝直接把将来要发生的事件显明给某个人,当然,这样的事极少发生,只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我坚信预言或启示的灵(关于将来的事情)并没有完全离开教会。但是,假如事实确实如此,那么人会非常清楚地知道上帝把这件事显明给他了。他对这件事就像一个很熟悉的朋友对他说了什么话一样清楚。无论上帝向一个人显明什么,对别人并不是标准。我建议人不要强烈渴望上帝预先向自己显明某件事的结果,以免他试探主,或者由于强烈的渴望,自己欺骗自己。
如果上帝让某个人确信自己的祷告已经蒙垂听,他应该认为这就是对他祷告的回应。他应该为此而喜乐,为此而感谢主。他应该把这件事及其实现交托在主的手里,从结果推断出主实现应许听他祷告的方式。这会带来极大的坚定和内心的平安。
第三,上帝在祷告之后赐下所求的事情,以此回应祷告。此时,恳求者一定非常专心。
(1)我们知道,有些事情上帝是不会在我们第一次请求时就立刻全部赐给我们的,而是会逐步地赐给我们,比如在恩典中长进就是如此。如果我们已经真诚地为这件事情祷告,如果上帝赐给我们一些长进,比如抵挡某种特别的罪的力量,灵魂更坚定敬虔的状态,关于我们属灵状态的更大的信心,某种特别的德行的操练,对永福盼望更活泼更喜乐等等,那么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是对于我们祷告的回应,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如此清楚地说出来的关于特定之事的祷告的回应。
(2)有些事情上帝会立刻应允,比如脱离目前的紧迫或危险处境。对于一件我们特别渴望拥有的东西,上帝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显明结果,也可能根本没有任何关于时间的暗示。假如上帝立刻赐下这件东西,那留心上帝对自己祷告的回应的人,很容易发现上帝已经回应了他的祷告。上帝这样回答了以利以谢的祷告(创24:13-21)。上帝确实也在稍晚些的时候赐予了他所求的事。藉着反思,如果我们察觉自己曾经真诚地为某事祷告,那么我们也把这当作对于祷告的回应,我们就会为此加倍喜乐。上帝这样回应了撒迦利亚的祷告(路1:13)。有时上帝也这样回应我们的祷告:祂并不赐给我们所求的事,而是赐给我们另一件事来代替它,尽管这件事在某些方面与我们所求的事有关系。上帝所赐的这件事,就其本身而言,由于环境,或者由于后果,对我们却是更有益处,更令人满意。上帝就是这样满足亚伯拉罕的愿望的:当亚伯拉罕为以实玛利祷告,祈求关于自己后代必人数众多的应许藉着他得到实现时,上帝把以撒赐给了他。
(3)有些事情是关于别人的:关于整个教会,关于某个敬虔之人,关于我们的亲人或者别人的归正,或者关于某个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上帝应允了这样的请求,而且我们意识到自己曾经为这件事祷告,我们的确得到了对于这个祷告的回应,这一定会使我们倍加感恩,倍加喜乐。如果我们没有察觉上帝回应了我们的祷告,也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祷告已经蒙垂听了。因为每个真心的祷告都会蒙垂听,上帝或者会在以后成全此事——即使是在我们死后——或者主将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恳求者的祷告。
所以要留心,如果你得到了什么东西,不要把它归于上帝的一般眷顾。更要特别留心的是,不要把这归于机遇,也不要把它归于第二因——我们败坏的本性总是倾向于此。甚至连约伯也走得很远,以致于他说:“我若呼吁,祂应允我;我仍不信祂真的听我的声音”(伯9:16)。因此要认识到在你所领受的一切福气之中,从最小的到至大的,平常的以及特殊的,都有上帝之手在运作。
如果你领受了美善的东西,并不记得自己曾经为此真诚地祷告,那么你应该更加惊喜,当你没有想到主的时候,主却已经想到了你,祂所赐给你的超过向祂所求的。那么就和夏甲一样说:“在这里我也看见那看顾我的吗?”(创16:13)。但是,如果你得到了什么东西,当反思以往的时光时,你意识到你曾经为此祷告,即使那是你很小的时候,那么要把这个恩赐与你的祷告联系起来,把它当作对你的祷告的回应。不要让自己受到你的罪恶、软弱,以及缺乏祷告的拦阻,而是要认识到,最微弱的叹息也是发自圣灵,因此主必垂听。这会使你感恩,向上帝表达你对祂的爱。“你要认识上帝,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伯22:21)。

View:10830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