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末世论 第一百章 关于死亡以及死后灵魂的状况
繁體中文 
View:8399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一百章 关于死亡以及死后灵魂的状况
     
上帝以前面所列举的各种方式带领祂的选民,当他们已经在他们的一生中完成了上帝的使命之后,上帝就把他们接到自己那里,使他们进入永恒的福乐中。这是一个从暂时到永恒,从有罪的今生到完美的圣洁,从愁苦到喜乐,从争战到冠冕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是藉着惊骇之王死亡的幽谷发生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经历死亡就进入天堂的人只有两个,以诺是第一个,以利亚是第二个。然而,在此二人之外,若非藉着这种令人不快的方式,就没有人能够进入天堂。尽管信徒和不敬虔之人的最终结局有天壤之别,但他们却都会经历死亡。这是“世人必走的路”(书23:14);“谁能常活免死,救他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呢?”(诗89:48)。无论孩童、青年或成人,都会死亡。每一个人的结局都会是:“他死了。”这是上帝确定无疑的不可改变的命令:“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这是上帝所宣告的判决:“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3:19)。所有人的经历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勿需再去证明,只要心中牢记就可以了。此处,现世的一切强项都没有什么帮助。智慧的所罗门和愚不可及的拿八都难免一死;强壮的参孙和柔弱美丽的妇人拉结,底拿和目光和善的利亚,财主和贫穷的拉撒路,都同样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死亡。国王突然从宝座上驾崩,跟乞丐从茅屋中死去没有什么分别。“在那里恶人止息搅扰,困乏人得享安息,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听见督工的声音。大小都在那里,奴仆脱离主人的辖制”(伯3:17:19)。
人不仅必定会死,而且在他出生和死亡之间只不过是短暂的光阴。“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创47:9);“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伯14:1);“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诗90:10)。人一生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第9节),然后“我们便如飞而去”(第10节)。我们的生命飞逝如梭,转瞬之间便止息了(伯7:9)。生命就像野地的花草,季节的风吹过,便归于无有(诗103:15)。人一生的年日只不过“窄如手掌”,如同落日的余晖那样短暂易逝(诗39:5)。生命比信使更迅速,比快船更迅捷,比急落抓食的鹰更迅疾(伯9:25-26)。生命如云雾(雅4:14),转眼如烟云消灭(诗102:3)。生命如牧人的帐篷,很快迁移,像织布机一样随时会中断(赛38:12)。

1. 信徒的死亡并不是一种刑罚(The Death of Believers Is not a Punishment)
尽管所有人都必经历死亡,但不敬虔之人的死和信徒之死却有天壤之别。对于不敬虔之人而言,死亡如检察官,是对他们犯罪的惩罚。死亡就是使他们迁入永死的通道。“罪的工价就是死”(罗6:23)。信徒也会死亡。然而,信徒之死只是一种管教,因为主耶稣已经担当了他们一切罪当受的刑罚,已经救他们脱离了罪恶。“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罗8:10)。对信徒来说,死亡是进入永生的通道。“后来那讨饭的(拉撒路)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路16:22);“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启14:13)。
我们需要强调下面这个问题:当信徒并非因为基督的缘故,在现世遭受愁苦和肉身的死亡时,这一切难道不是上帝作为愤怒和公义的审判者而施与的刑罚吗?
当今有些人鼓吹其他形式的灵魂受罚论以及类似索西努派的错误论调,认为从字面意义上来说,信徒的愁苦和肉身的死亡是对他们的刑罚。我们的意见恰恰相反,认为这些只不过是父亲对孩子的管教。这可以由以下几个理由得到证实:
首先,基督是完全的救主,祂没有为信徒留下任何罪债,也没有留下任何刑罚。因此,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死亡并不是一种刑罚。因为假如上帝没有完全彻底地与祂的选民和好,要作为愤怒和公义的审判者惩罚信徒,那么基督就不是完全的救主,也没有除去信徒的罪债和刑罚。所以,这种观点是公开否认基督是完全的救主。
第二,假如从字面意义上来说,现世的愁苦和肉身的死亡是对信徒的刑罚,那么按照上帝的公义,所受的刑罚应当与所犯的罪相称。那么,下面的三种可能性必有一个是真实的:1)信徒犯的所有罪都不当受到超过目前他们承受的惩罚;2)一定存在一些罪是基督未曾为我们补偿的,所以这些罪不配在今生受到额外的惩罚;或者3)有一些当受的刑罚是基督未曾为我们担当,也没有为我们作出补偿的,所以信徒自己必须担当补偿这些罪债。争论者必须承认存在这三种可能性;然而,这三种可能性都是站不住脚的。
(1)每一种罪以及每一部分罪都当在现世和永世受到最大程度的惩罚。
(2)曾经犯下最大量的最可憎的罪恶的信徒,也应当在现世受到最大程度的惩罚。但是,实际的经验往往与此相反。而且,当人肉身死亡时,并没有程度的不同。
(3)假如这种主张成立,那么,必然的结论就是:基督为某些人偿还的罪债多,为另一些人偿还的少。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犯罪最少的信徒却在现世遭受极其深重的苦难。既然这三种可能性都是不成立的,都是荒谬的,违背上帝的圣言,所以这就证明现世的愁苦和肉身的死亡并不是上帝对信徒所犯的罪的刑罚。
第三,假如未得到补偿的罪债将以现世的愁苦和死亡作为刑罚,那么忍受这些刑罚的人就是作出了这种补偿,或者没有作出完全的补偿就得到了饶恕。假如前者是真的,那么人自己就可以偿还罪债;假如他能够偿还一些罪、一种罪或一部分罪,那么他也就可以单单凭着忍受更多的苦难,就可以偿还他今生所当偿还的一切罪债。假如后者是真的,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完全的救赎,基督的受难也是不必要的了。假如一条罪可以不经过完全的补偿便得到饶恕,那么所有的罪也都可以这样得到饶恕,因为我们只在一条上跌倒,就是犯了众条(雅2:10)。这两种观点都是违背上帝圣言的——一种是天主教的观点,另一种是索西努派的观点。
第四,以诺和以利亚也都是罪人,他们却没有死。他们被接走,脱离了所谓的刑罚,而他们原本也和别人一样都当受这样的刑罚。假如他们的刑罚没有经过补偿就得到豁免,那么所有的刑罚都应当可以不经过补偿便可得到豁免,而基督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或者说基督诚然为他们担当了死亡的刑罚,却没有为其他人担当。
而且,想一想那些殉道者。他们本当因为自己所犯的罪而受到死亡的刑罚,然而争论者必须承认,他们的死亡并不是因罪而受的刑罚。既然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当受死的刑罚,那么他们是以什么方式被从这种刑罚中拯救出来呢?他们的殉道能够为自己带来补偿吗?或者他们不经过补偿就被赦免了吗?——或者基督为他们做的比为其他人做的更多吗?还有,那些能够活到末后那一天的信徒也不会死,尽管他们应当死。因此,这就证明了这个谬论削弱了基督补偿的必要性。
第五,信徒在今生经历的所有苦难都是来自他们的天父上帝,祂这样做是出于爱(来12:10;启3:19)。所以,从字面意义上来说,这些苦难并不是刑罚。
第六,基督也曾经受肉体的苦难和肉身的死亡。下列两者必有一个是正确的:或者祂的受难和死亡是徒然的,毫无果效;或者祂也藉此除去了现世的刑罚。持第一种观点的人不是基督徒,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53:5)。通过赦罪,祂曾救人脱离身体的疾病。“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太9:6)。所以,从字面意义上来说,肉体的疾病和死亡并不是刑罚。
第七,信徒的身体是基督的肢体(林前6:15,19-20)。所以,他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已经被从刑罚之中拯救出来。而且,基督的身体怎么可能仍然遭受上帝的义怒呢?怎么可能仍然经受字面意义上的刑罚呢?这是自相矛盾的。
第八,假如身体的愁苦和死亡是对罪的刑罚,那么灵魂的焦虑也是对罪的刑罚,因为在肉体所有的患难中,灵魂都比身体更痛苦。如此说来,信徒今生就从基督那里得不到任何益处,只有死后才有益处,那么我们今生不应该把盼望寄托在基督身上――这显然是错误的。

异议:既然这种错误观点与天主教的观点(我们已经在第22章中探讨过)在很大程度上不谋而合,那么在此处,我们当时曾经反驳过的同样异议又会被重新提出来。这些最终都归结为一个观点:肉体的愁苦被认为是刑罚(参考伯6:4;诗88:17;弥7:9)。
回答:(1)至少应该拿出一段经文来表明死亡是一种刑罚。但是,他们迄今为止却没有找到任何一段经文,所以没有证据支持他们的这种观点。
(2)“愤怒”、“烈怒”、“报应”以及“刑罚”这些词汇都有双重含义。它们既可以用于描述上帝是公义的审判者,也可以用于描述上帝是慈爱的父亲。父亲也可能雷霆大怒,惩罚祂的孩子们,正如审判官定罪量刑一样。孩子们受苦,正如罪犯接受审判官的刑罚那样。所以,同样的词汇可以用来描述这两件事——既可以用于世人之间,也可以用于圣经中。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词汇本身,以此为基础轻率地下结论。相反,我们应当根据上文下理来判断此处是字面意义上的刑罚,还是上帝慈爱的管教。
(3)肉身的愁苦指的是管教或责备:“耶和华啊,求祢不要在怒中责备我,也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诗6:1);“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启3:19);“你们所忍受的,是上帝管教你们……”(来12:7)。这就证明对于信徒而言,管教和责备是一回事。所以,“责备”一词不能为这种错误观点提供任何依据,因而也就证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人人都有一死这一现实的实际应用(Practical Use to Be Made of the Reality that all Men Must Die)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人人都必有一死。这一事实的确定性应当促使我们努力帮助:1)敬虔之人;2)未归正的人;3)我们自己。
首先,既然你和敬虔之人都必定要死,所以你要与他们彼此往来,既向他们施恩,也从他们得益处。
(1)我们必须要向敬虔之人表示施恩,因为他们不会长久与我们同在。如果他们贫穷,就当救济他们,用饮食招待他们,为他们提供衣服,使他们重新得力,因为我们向基督的肢体这样行,是蒙主悦纳的。如果他们死在你前面,当你死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到永存的帐幕里去(路16:9)。如果他们没有肉身的需要,而是灵命软弱,那么你要安慰他们,扶持他们,帮助他们忍受这一切。如果他们一时偏离,就当用爱心重建他们,劝勉他们。如果他们的灵命状况良好,用你的爱心和友谊使他们快乐;如果他们遭到毁谤,就当为他们辩护。
(2)当敬虔之人还与我们同在时,我们要尽力从他们那里得益处,因为他们不久就会死去。我们应当留心学习他们的美德,观察他们在具体环境中如何行事为人。让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谦卑、温柔、智慧、端庄、友爱等美德,成为你的榜样。不断地留心察看他们,当你仔细观察他们时,当努力效法他们,把你自己的灵魂也带入同样的境界。如果他们是牧师,或是经验丰富、大有恩赐的圣徒,就当殷勤地运用他们的教导和引领,以便你能够因此而晓得上帝如何对待祂自己的儿女,能够在遭遇患难,良心困扰之时得到亮光。作为愚拙之人,我们往往在只有某些东西失去之后才会意识到其宝贵性。我们得蒙上帝的祝福,拥有优秀的牧师,却常常忽视了他们的作用。我们总以为自己永远都能拥有这样的机遇。然而,当他们一旦离我们而去,我们才突然发现有很多问题要请教他们。到那时,我们就会为没有很好地向他们学习而感到难过。所以,当敬虔之人与我们同在时,要好好地让他们发挥作用,因为他们将会离开我们。
第二,既然你自己和不敬虔之人都会死去,那么你必须在未归正之人死前为他们做些事情。在你的亲属、邻舍、熟人、商业伙伴中都有尚未归正的人,所以上帝赐给你机会,让你成为他们归正的管道。他们之中已经有很多人不在了,或许已经在地狱里,这当令你感到担忧。尽管你知道他们是未归正的人,知道他们将要奔向地狱,你却一次都没有劝说他们,警告他们,向他们指出救恩之路,也没有牵着他们的手,把他们带到基督面前。我重申,你当为此感到难过,也就是说,你——就你自身而言——在他们的沉沦上是有罪的。所以,不要步该隐的后尘,说:“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呢?”要有怜悯人的心,趁他们还活着,时候还不算太迟,救他们脱离火坑,因为他们和你都要死去。谁知道呢——也许你就是使他们归正得救的管道。如果有一天你能够说:“看哪,主,我在这里,祢交给我的儿女们也都在这里!”这该是多么甜蜜啊!如果他们不愿听从你的话,你就可以保守良心的平安;藉着你,上帝将要在自己的公义上得荣耀。所以,对那些宝贵的灵魂,要充满温柔的怜悯之心。要留心,既不要为传讲基督和救恩之道感到羞耻,也当不畏智谋、强权、富贵、邪恶、良善。这一切也许并不会像你所担心的那样伤害他们,你也许会比那些曲意逢迎的人得到更多的赞许。即使在你当时讲话时,你的话语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益处,但若干年之后,他们也会回想起当初你所说的话,这些话语可能成为使他们归正的蒙恩之道。
第三,既然你自己将会死去,你必须为自己做些事情。如果你尚未归正,你当惧怕死亡。如果你是敬虔之人,那么你当为今生的痛苦将要结束而欢喜,为死亡将会带给你幸福生活而高兴。所以,无论你是谁,都当为离开这个世界做好准备。
如果你还未归正,我有话要对你说,如有可能,我将要通过警告,带领你悔改。哦,你们听着,人哪——你们这些像鼹鼠一样在土里打滚的人;你们这些只注重那些看得见的东西的人;只渴求那些有形之物的人;你们所关心只是这些事情。你们朝思暮想,你们梦寐以求,你们锐意进取,所追求的无非就是这些东西。听着,你们这些游手好闲,虚度光阴,吃喝玩乐之辈。听着,你们这些不敬上帝的亵慢者、赌博者、酗酒者、不道德的通奸者、说谎者、背后毁谤者、不义之人、邪恶之人,以及嫉妒人的人。
第一,你们是不敬虔之人,你们正行走在通向地狱的宽广大路上。你将会死去,你不会在这里长久停留。也许明天你就会死去。当地狱之王使你的灵魂离开身体时,你恣意吃喝玩乐的生活便结束了。你的金钱、利益、荣誉、地位、名贵的衣物,以及一切你曾经拥有的东西都离你而去了。你不能够再保留这些东西,他们都会对你宣布:“你自己下地狱去吧;我们不再跟你有关系;我们不再为你所用了。”这些东西不能再给你恐惧的灵魂带来欢乐,也不能再安慰你。相反的,这一切都将见证你的罪恶,你那倍受压抑的良心将成为你难以承受的负担。
第二,不但欢乐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取而代之的将是惊骇。现在,你是这样的一位英雄人物,你有坚强的精神,既不惧怕死亡和魔鬼,也不害怕地狱。然而,当死亡来临时,你的勇气却极易离你而去。伯沙撒的经历也会临到你。只需片刻时间,让我把这面历史的镜子放在你面前,你就会从中看到你将来的状况。“王就变了脸色,心意惊惶,腰骨好象脱节,双膝彼此相碰”(但5:6)。如果死亡天使临到你,对你说:“再过四十天你就要死了”;或者“今天晚上我就要取走你的灵魂”;你那时还会欢喜吗?那时你的良心会格外活泼,你会对上帝的震怒和永恒的沉沦有一个跟现在截然不同的概念。既然上帝使你惊骇,你满头大汗,那么你还能逃到哪里去呢?那时你寻找先前那些不敬虔的伙伴,但是他们会远离你。那时把美酒佳肴放在你面前,你却无法下咽。那时你再玩那些你聚敛的钱财吧,但钱币的声音是多么凄凉啊!那时让你穿上你所有的名贵衣服,但你却会说:“拿走这些破布!”那时让妓女爬上你的床,但你却会说:“离开我,我不想看见你。”那时你会说:“世界啊,我要离开你了,我憎恨你。”告诉我,你那时会怎么做?你在哪里寻求庇护?到上帝那里吗?你将会和那愚拙的童女一样,发现天堂之门已经关闭了。那时你就会亲身经历到你目前还不相信的真理:“我呼唤,你们不肯听从;我伸手,无人理会;反轻弃我一切的劝戒,不肯受我的责备。你们遭灾难,我就发笑;惊恐临到你们,我必嗤笑。惊恐临到你们,好像狂风;灾难来到,如同暴风;急难痛苦临到你们身上。那时,你们必呼求我,我却不答应;恳切地寻找我,却寻不见;因为你们恨恶知识,不喜爱敬畏耶和华”(箴1:24-29)。当上帝因你所犯的一切罪审判你时,你往哪里逃呢?当上帝让魔鬼拖着你的灵魂进地狱时,你往哪里逃呢?那时你可以大声哭喊你想要的一切,但你却既得不到同情,也得不到帮助,你会发现自己处于永远的绝望和痛苦之中,漫无尽头。所以,今天,既然你已经听到主的声音,就不要硬起心肠。“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从死里复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弗5:14)。
但是,你们这些敬虔之人,却不必惧怕死亡。毋宁说,你不会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这应当是你的安慰。当死亡来临时,你的一切忧愁就都结束了。所有的不满和焦虑,所有的软弱和痛苦,所有的贫穷和担忧,所有的罪恶和败坏,都只能跟随你到死亡时为止。你将要把这一切都抛在身后,在死亡的那一瞬间,这一切都离你而去了。我们将会脱离这一切,我们的苦难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的哀哭只是暂时的,这是怎样的祝福啊!诚然,死亡本身是可怕的,但同时死亡也是有益的。死亡立刻切断了一切忧伤和罪恶的十字架,死亡在一瞬间就把灵魂带入幸福的状况之中,人在死以前是不可能真正体会到这种幸福的。死亡就像是参孙杀死的那只狮子,被杀死之后,它却产生了甘甜的蜜。死亡就像是红海,它是用来搭救以色列人平安离开埃及,逃离法老的手。死亡,就是平安地离开这个世界,开始与上帝同住,与基督同在。所以,信徒们,因着基督的功绩,当你忍受十字架时,当你面对死亡时,都要大有勇气。要渴望离开这个世界,盼望与基督同在。要靠着信心坚立,胜过这最后的仇敌,说:“死被得胜吞灭。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你的毒钩在哪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上帝,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林前15:54-57)。

3.劝勉信徒要留遗命与家人(Exhortation to Set One’s House in Order)
既然所有的人都会死去,那么你,同样也会死去——尚未归正之人和敬虔之人都是如此。那么还有什么比让自己为死亡做好准备更重要的呢?哦,惟愿我的劝勉会鼓励你为死亡做好准备。
首先,你们读到或者听到这些话的人,我要把一条从主那里来的信息带给你们。主对你说:“你当留遗命与你的家,因为你必死,不能活了”(王下20:1)。我并不是说:“为你自己明天死做好准备”,因为很可能你活不到明天,可能今天晚上你的灵魂就被取走了。死亡总是出人意料地到来,常常是当一个人正忙于从事一件事,根本没有想到死亡时,死亡就来到了。“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太24:44,50)。
第二,正如死亡的时间不确定一样,死亡的方式也是不确定的。也许你会因为心脏病、意外事故,或者其它不可预测的方式,在一瞬间就被接去了。即使你是藉着疾病的形式死的,仍有可能立刻失去知觉,丧失思维能力,或者你的思想被痛苦和焦虑占据,使你一刻也不能从容地思想上帝。你的内心受到如此的困扰,你可能在与永恒相连的事上迈出重大的一步。
第三,一切都随死亡而改变。正如树倒了,它就会死去。如果你是作为一个未归正之人死去的,那么你的灵魂将会进入地狱;如果你是作为已归正之人死去的,那么你的灵魂会立刻进入天堂,进入喜乐之中。我并不是说救恩取决于信徒临终时的灵命状况,相反,救恩取决于他总体上是什么状况。如果他里面确有生命,他的结局就是平安——即使他必须带着极大的黑暗、信心的软弱以及挣扎离开,也是如此。正如死亡的外在形式(即一个人是平静地死去,还是痛苦地死去)并不能决定他是否得救一样,同样,一个人的内在的心境也不能决定他是否得救;也就是说,无论信徒是满怀喜乐和确信地上路,还是满心焦虑地离开,都不能因此而决定他得救与否。
第四,一个迟来的归正很少是好的归正。有的人尽管享有各种蒙恩之道,却冥顽不化,沉迷在种种情欲之中,把一生的全部光阴都虚掷在了这些事情上。上帝往往向这样的人掩面,基督常常拒绝赐给这样的人恩典。他们所有的忧伤只不过是对地狱的恐惧;他们所有对于恩典的祈求只不过是由恐惧和焦虑而引发的;他们来寻求基督只不过是因为强烈渴望脱离地狱之苦。所以,不要一直等到最后一刻才归正。然而,很多人即使是在最后时刻也没有慎重考虑,相反,当他们接近死亡时,仍然麻木不仁。他们的结局将会何等悲惨啊!
第五,属世之人认为,假如常常刻意地反思死亡之事,人就无法活下去。是的,假如他对死亡有这样的反思,他就不可能在罪中平安地生活。罪也不可能给他带来喜乐,恐惧会夺走他所有的快乐。然而,这样说话或行事的人,表明他们从来未曾行走在救恩之路上,他们宁可漫不经心地走向地狱,也不肯现在就悔改归正。但是,信徒们应该知道,为死亡做好准备,不仅能够真正智慧地生活,而且也会生活得非常快乐。世上的一切都将丧失它的美丽,不久就会在人生的终点得见十字架,良心将会得到内在的平安,荣耀的盼望将会带来喜乐,信徒会积极地追求成圣,内心的一切都会很平静。保罗曾经写道:“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照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祂显现的人。”(提后4:7-8)。他这样说的时候,是何等喜乐啊!
第六,为了死时有喜乐,我们还有什么不愿意做的呢?假如我们错过恩典之时,就不要期望什么,等待我们的只是死后立刻被投进地狱里,这是多么可怕的死亡啊!对于信徒来说,假如我们一定会在黑暗中死去;假如我们不晓得自己是否已经蒙恩;假如我们害怕自己死时不会得救,却会沉沦;假如我们一定会在这样的困惑和茫然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当是何等地悲惨啊!相反,如果我们信心坚定,知道自己已经藉着基督与上帝和好,披戴了祂的公义,看见天堂的门开了,基督站在那里准备接纳我们的灵魂,现在就开始尝到永恒喜乐的滋味,这是多么令人欢喜的临终状态啊!哦,如果这样,死亡就不再是死亡!然而,只有我们形成为死亡做好准备的习惯,上面这种面对死亡时喜乐的状态才会常常出现。一个软弱的基督徒,与罪苦苦争战,一直疏于寻求上帝,却有一个喜乐的结局,而有的基督徒一生坚强,却在黑暗中死去,这样的情况也是有的,但只是例外。一般说来,死亡时的状态与人平常所做的准备是否充分一致,并不取决于一个人今生所享受的安慰,而是依据人的灵修程度如何。那些今生多有争战,经历信心软弱,曾与败坏的权势搏斗的人,一般都会在信心中死去。因此,所有渴望有一个喜乐的临终状态的人,都当积极地花费时间为死亡做好准备。

问题:我应该做什么?准备工作包括什么?
回答:首先,要在今生逐渐从这个世界中摆脱出来。“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路21:34)。一棵深深地扎根于大地的树,必须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把它从地里拔出来;而一棵根系尚不发达的小树,则比较容易从地里拔出来。对于深深依恋这个世界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他的心思意念所关注的都是这个世界的事情,这些事占据了他全部或部分心灵。这些事不知不觉地夺走了他的时间,当他发现自己已经面临死亡时,却没有为死亡做好准备,从而感到非常沮丧。所以,要使自己习惯于把一切事情都当作虚空、无法令人满意、是危险的、是短暂易逝的;然后,以超脱的心境使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当然,要习惯于超越此世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我们需要付诸努力。但是,一旦获得这种心境,并在其中持守不动,就能更加轻松地离开这个世界,因为灵魂在此之前已经把世上的这些东西都倒空了。
第二,要学会凭信心生活,单单依靠上帝的圣言。主并不喜欢用眼见来带领祂的儿女门。如果我们过于渴望眼睛能看得见的东西,而不能顺服或满足于信心之路,在死亡来临时,我们就会常常感到困惑。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是凭信心生活,就不致如此。如果先前没有学会凭着信心喜乐,没有学会这样甜蜜地依靠基督,那么他在临终时几乎不可能学会这一点。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凭信心生活的人很容易就能这样,他离开这个世界时,就能够说:“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提后1:12)。
第三,要不断努力,与上帝和好,使自己的良心保持平安。你会不断犯罪,但不要在罪中停留,带着困惑的良心前行。如果你是带着困惑的良心前行,将会直接导致临终时更加困惑,因为那时信心最容易受到攻击。相反,你虽然跌倒,但必须立刻站起来,时时领受基督的宝血,不断争战,直到你与上帝重新和好,重新赢得平安。这将教会你在临终时把自己的罪交托给那消除世人罪恶的上帝的羔羊。这会使你知道,你的良心已得洁净,脱离了死行,已经在上帝之子耶稣基督的宝血中洗净了一切罪。然后你会知道自己将要披戴基督的义,在祂里面得以完全。你将能坦然无惧地来到上帝面前,不必惧怕死后的审判。
第四,要常常思想死亡,生活在将要死亡的感觉中。这并不是轻易就能学会的,因为我们对于死亡有着与生俱来的厌恶,很快就会忘记死亡。即使我们对于死亡有一些短暂的思考,但这既不能使我们对死亡有正确的心态,也不能使我们生发智慧的心灵。异教徒习惯于使自己积极地思考有关死亡的事。他们说,智者的生活就在于思考死亡。过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让人每天早上都对他们说:“记住:你是一个人,必将会死。”基督常常谈到自己的死,圣徒们也祈求上帝使自己对死有正确的心态。“求祢叫我晓得我身之终,我的寿数几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长。祢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数,在祢面前,如同无有”(诗39:4-5)。摩西也是如此:“求祢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当你习惯于使自己反思死亡时,当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就好像这是你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你要忍受每一个十字架,就如同那天晚上你就会藉着死亡脱离它的苦楚一般。如果你这样想,这样行,将会带来多么大的耐心啊!你也会很少为尊荣、爱情以及益处而苦苦争战了!如果你好长时间每天都在期待死亡,当死亡临到时,你的准备将是何等充分啊!所以,要竭力做好准备,因为你一定马上产生这样的念头:“我必须预备自己;我必须行动。”任何一种心境都是经过大量的操练得来的。
第五,当尽快完成你的工作。现在就做你在死亡时想要完成的事。你还有这么多未完成的工作,而剩余的时间却很短暂了。你已经有足够的信心了吗?你的心已经充满了爱的温暖了吗?你的生命中是否已经没有任何罪必须抵挡、胜过吗?你已经离弃了那看得见的并为那看不见的而活了吗?你在谦卑、温柔、慷慨、灵性以及仁爱方面是否已经成为你仇敌的榜样?你是否已经为你的后代留下了佳美的脚踪,使他们可以识别,并且感叹:“他的生活是多么值得效法啊!若是我能跟随他的脚踪去行,那该多好啊!”在这些方面,你做的都还相当不够,所以,你认识到时间紧迫,当赶紧去行。如果你能够和希西家一样说:“耶和华啊,求祢记念我在祢面前怎样存完全的心,按诚实行事,又做祢眼中看为善的”(赛38:3),那么死亡该是多么甜蜜啊!
所以,为死亡而预备你自己吧!“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太26:41);“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彼前4:7);“你们腰里要束上带,灯也要点着”(路12:35)。当为你的旅途做好准备,要像那聪明的童女一样,在灯里为自己预备好油,就是信、望、爱,等候新郎到来。“主人来了,看见仆人警醒,那仆人就有福了”(路12:37);“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太24:46)。

4.死后灵魂的状态(The State of the Soul After Death)
我们已经认识到,所有的人都会死,那么就有一个问题:灵魂与身体分离之后会怎样呢?在第十章中我们已经全面地探讨了灵魂、灵魂的本质、灵魂的功用,及其各种功用的运作。上帝造人,有灵魂,有身体,假如人类的祖先不曾犯罪,那么灵魂和身体就永远也不会分离。然而,因着罪的缘故,死亡就进入了世界,而死亡就是灵魂和身体的分离。结果就是灵魂在一段时间内与身体分离,而身体则归于尘土。但是,灵魂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是一个不朽的存在,它的存在并不依赖身体。灵魂在离开身体之后,仍然继续存在,智力和意志这些官能继续保留,并且继续发挥作用。死后,信徒的灵魂立刻被提到第三重天,来到上帝的面前,在那里永久享受灵魂和身体重新联合后所能享受的一切。那时,人的智力直接得见上帝,人的意志充满爱、完全的圣洁和无法言喻的喜乐;然而,至于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却不可能知道。在圣经中指出,他们立刻享受福乐(启14:13),立刻进入天堂(路16:22;林后5:1),与得胜的教会联合,在“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当中,与基督同在(腓1:23),他们的全部喜乐都在基督里面(帖前4:18)。
未归正之人的灵魂在本质上也继续存在,智力和意志也是仍然保留。然而,他们的智力和意志却要经历刑罚和痛苦(路16:23)。他们是“在监狱里的灵”(彼前3:19),“受永火的刑罚”(犹7)。
关于灵魂与身体分离之后的状态,存在一些可憎的异端邪说。教皇派主张,灵魂在本质上继续存在。但是,他们认为,那些没有犯大罪的灵魂会进入一个他们所虚构的炼狱,未受洗的婴孩会进入一个既非天堂也非地狱的地方,在那里他们既不会有痛苦,也不会有喜乐,直到永永远远。重洗派认为,灵魂在本质上的确继续存在,直到最终审判的那一天;但他们是处于睡眠状态,忘记了一切事情——因此,他们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喜乐。阿民念派许多人与重洗派持同样的观点,主张灵魂在死后没有任何思维活动;也就是说,既不会表现出任何活动,也不会接受任何活动。索西努派既不能算做基督徒,也不比开化一点的异教徒强。在生与死方面,异教徒中有些人的观点与伊比鸠鲁派有很多相同之处。在这些人中,有人赞成重洗派的观点。但是,他们中有很多人(即使不是所有的人)主张,灵魂只不过是一个神圣的气息,一种特殊的可以运行的功能(虽然是智力的功能),就如同人类的其他功能一样,比如力量、机敏等等。并且,当人死后,灵魂像气息一样回到上帝那里,当初正是上帝向人的鼻孔吹了一口气,灵魂才产生的。所以,灵魂就像属于上帝的东西那样回到上帝那里,正如动物的灵魂那样,消失而去,不复存在,所以它既没有痛苦,没有快乐。还有,他们认为,如果那个人是义人,在复活的过程中,藉着更新,另一个身体和气息或运动产生了,并将享受永生。如果他不是义人,他的灵魂就被消灭。另一些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观点,但最终实质上都是一样的看法。我们甚至可以问一问他们究竟是否相信有复活。一个有理性的人很容易明白,这样产生的新的身体和气息,和先前曾经生活过,做过善事或做过恶事的人,并不是同一个人。这就意味着实际上既没有死人复活,也没有末后的审判。

5.死后灵魂的不朽性(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After Death)
我们首先要针对前面所提及的那些派别,为灵魂的不朽性辩护,我们认为灵魂将会在地狱中遭受痛苦或者在天堂经历喜乐;然后我们要把那些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

问题:在死亡时,如果人的灵魂是一个信徒的灵魂,是不是仍然是一个有位格的、活泼的、有理性的、能够享受天堂永恒喜乐的存在呢?如果是一个未归正之人的灵魂,它能否会在地狱那个受刑之地经受永远的痛苦吗?
回答: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索西努派的回答是否定的,重洗派和阿民念派对最后一个问题持否定意见。我们的观点可以由下列理由得到证明:
首先,我们可以由下列经文证实人死后灵魂处于什么状态。
(1)“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传3:21)。在希伯来文中,“rouach”指的是灵、心、气息、风和魂。它象征圣灵――上帝本质中的第三个位格(诗33:6),天使(诗104:4),以及人的灵魂:“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诗31:5)。《传道书》的作者在第20节里讲述了人死后身体会发生什么:兽和人的身体都归于尘土,在这方面他们是类似的。在第21节里,他揭示了人和兽的灵魂将会发生什么以及二者的区别。区别就是:兽的魂(它们的血液)流入地,而人的灵上升回到赐予人类灵魂的上帝那里,接受上帝的审判,领受生或死的刑罚。他在泛泛的意义上论及所有的灵魂——好的以及坏的——对于他们说同样的话:他们都将回到上帝那里。这并不意味着邪恶者将会得到悦纳和福益;相反,上帝将是他们的审判者。
(2)“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祂”(太10:28)。假如灵魂在本质上不再继续存在,人们就可以既杀灵魂也杀身体。然而,既然他们只能杀身体,不能杀灵魂,这就证明灵魂在人死后仍然继续存在。
(3)“我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太22:32)。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在他们死后,仍然是活着的,因为他们死后,上帝仍然是他们的上帝。但是,按照身体来说,他们并不是活着的;所以他们活着是按灵魂来说的。
(4)“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或在身内,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林后12:2,4),使徒在此处表明,灵魂在身体之外是能够存在并且有感知的。否则,他不必疑惑这是发生在身外或在身内。所以,灵魂能够上到第三层天,认识并享受那不可言说的事情,而身体却仍然留在地上。
(5)“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上帝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有审判众人的上帝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来12:22-23)。所有这些信徒们所谈及的人都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在他们中间有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故而,他们的存在是真实可信的。
(6)“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上帝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啊,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于是有白衣赐给他们各人;又有话对他们说,还要安息片时”(启6:9-11)。那祭坛就是基督(来13:10)。已死殉道者的灵魂已经被基督的和解所遮盖,处于祂的保守之下。因此,殉道者的灵魂在他们死后是真实存在的。这些灵魂渴望上帝为祂的儿女伸流血的冤,从而使祂的公义得荣耀,他们的呼吁所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渴望。他们已经得荣耀了,那长长的白衣就是他们得荣的标志。他们被告知将要发生的事情。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人死后灵魂继续存在,他们是活着的,有悟性,是活跃的。尽管有些事情是用属物质的词汇来描述的,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然而语言的整体则清楚地表明,这些词汇应当用一种与灵魂相一致的方式来解说。

遁词:圣经曾经记载,亚伯的血从地里哀告(创4:10),据说他在死后仍旧说话(来11:4)。但是,从字面意义上来说,这是不可能的。这仅仅象征他活着时的苦难和行动。我们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来解释《启示录》第6章9至11节。
回答:我们并不赞同这个结论,因为它缺乏依据。这段经文所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信息。这段经文不仅阐述了灵魂曾经做过什么,而且还记述了这些灵魂领受了什么答案,以及将来这些灵魂会得到什么。因此,这段引文是针对灵魂的,而不是针对行为的。这清楚地证明,灵魂在人死后,不是沉睡的,而是活着的,这些灵魂既有理性,又有智慧。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对于人死后灵魂状态的描述以及圣徒对于死亡的渴望,证明信徒死后,他们的灵魂确实欢喜快乐。“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此处所提及的是死后的福益,故而灵魂是实际存在的,因为我们不能对不存在的东西说什么,它也不能享受任何福益。灵魂的福益并不是在于睡眠,而是在于享受。而且,睡眠只对身体有意义,灵魂是不睡觉的。他们安息了,并不表明他们在睡觉。基督和人们的确都安息,虽然他们是醒着的。安息是指自由自在,停止了繁重的工作。“我们原知道,这地上的帐篷若拆毁了,必得上帝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林后5:1)。
如果信徒的灵魂在他们的身体——地上的帐篷——被拆毁之后或者死后(彼后1:13)进入天堂,那么他们的确非常欢喜。“我们坦然无惧,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林后5:8)。不存在的东西是不可能与主同住的。所以,这些灵魂在与他们的身体分离之后,是与主同住了。而且,信徒想要离开这个世界与主同住的强烈渴望表明,灵魂在死后处于一种比今生快乐得多的光景之中,因此灵魂不是睡着的。由下列经文中也可见到信徒离开世界与主同住的渴望:“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1:23)。死亡本身并不是令人渴望的。活狗胜过死狮子。保罗并没有因为忧愁而渴望死去,他没有那么软弱,没有那么悲伤,因为他早已学会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知足,他靠着那加给他力量的基督,凡事都能做(腓4:11,13)。是的,因着上帝的支持,他“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林后12:10)。然而,他渴望死的原因是完全不同的,那就是与基督同在,这在他看来是好得无比的。所以,使徒保罗知道,他死后灵魂仍然活着,而且死后灵魂的光景要好得多。
正如信徒死后灵魂在天堂享乐一样,不敬虔之人的灵魂下到地狱里,在那里忍受永远的痛苦。“祂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就是那从前不信从的人”(彼前3:19-20)。基督,藉着圣灵,通过挪亚,曾传道给这不信从的世界。然而,当他们死的时候,他们的灵魂将会被投进监狱里,也就是地狱里。“又如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城邑的人,也照他们一味地行淫,随从逆性的情欲,就受了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犹7)。既然先前那些不信从之人的灵魂和所多玛、蛾摩拉城中的不敬虔之人的灵魂被投进监狱里,受永火的刑罚,那么他们死后灵魂就仍然活着,忍受刑罚和永远的痛苦(太25:46)。除此之外,还有财主和拉撒路的比喻(路16:23-24)。这个比喻的目的,是要藉着描述人死后灵魂的光景,阻止人继续犯罪,劝勉人操练德行。为此,拉撒路的灵魂被描述成在天堂里享受安慰,而不敬虔的财主的灵魂则在地狱里受苦。
第三,下列例子中有不可反驳的证据:十字架上的元首基督以及其他人的例子。基督的灵魂在祂死后仍然继续存在,这是非常肯定的。在将死时,基督曾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祢手里”(路23:46)。祂对强盗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乐园就是第三层天(林后12:2,4)。因此,就在死的那天,基督和强盗将会在第三层天。所以,他们的灵魂继续存在,他们在天堂里,那里只有喜乐,别无其他。殉道者的灵魂也是如此(启6:9-11;7:9-10,14;14:13)。综上所述,人死后灵魂继续存在,灵魂是活着的,并且是活泼的,或者在天堂里享乐,或者在地狱里受苦,这是证据确凿,不可辩驳的。
第四,这种认识是与生俱来的。异教徒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认为灵魂转移到其它的生物里面,由此虚构了一个这些灵魂居住的特定的充满快乐的地方。甚至直到今天,未开化的异教徒仍然认为人死后灵魂继续存在。

异议#1:《传道书》第3章19至21节。
回答:我们在前面已经解释过这段经文。

异议#2:请思考下列经文:“……在我去而不复返之先”(诗39:13);“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耶31:15)。
回答:这是说他们不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了。

异议#3:“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15:19)。保罗在此处主要是证明死人复活的事。在其他事情中,保罗由此证明,假如没有死人复活的事,信徒就是世上最可怜的人。假如信徒在复活以前就生活在福乐之中,这就没有任何道理了,因为信徒直到末日复活的那一天才能期望福乐。这表明,信徒们在末日到来之前是不会有福乐的。
回答:(1)保罗在此处谈及今生的愁苦,但他并没有把这可怜一直延伸到末日复活。
(2)保罗是在反驳那些认为人死后就毁灭的人,那些人认为人死后身体和灵魂都毁灭了,所有的享乐都只能在今生尽情享受,他们的格言是:“吃吧,喝吧,玩吧,因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使徒反驳了这种观点,证明今生之后还有喜乐,所以信徒并不是最可怜的人,因为他们的盼望是在死后与基督同在。

异议#4:“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但12:2)。此处谈到死人是睡着的,所以灵魂确实是沉睡的。
回答:我们常常用睡了指代死亡。“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他们却以为是说照常睡了”(约11:11,13)。死去的人常常被说成睡了,因为二者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圣经上从来不说灵魂睡了,因为这是与灵魂的本性相反的。睡眠是身体的特征。

6.炼狱是人的杜撰(Purgatory Is a Human Invention)
现在我们来驳斥关于炼狱的谎言。

问题:信徒的灵魂在死时与身体分离之后,会进到炼狱里去,藉着个人的受苦,或者藉着祷告、弥撒的帮助,以及圣徒的功德,得到完全净化吗?抑或信徒死后他们的灵魂立刻被接入天堂?
回答:辩论的要点与不敬虔之人的死无关,因为他们死后立刻进入地狱。辩论的要点也与新教徒是否将要进入炼狱无关,因为就连教皇派人士都宣称他们不受炼狱之苦。毋宁说,要点是天主教徒是否会进炼狱,因为炼狱——这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只是针对他们的。所以,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他们肯定前者,否认后者。我们则持相反的意见,否认前者,肯定后者。我们的证据如下:
首先,在整本圣经中,没有一处经文提及炼狱。他们对此不知所措——他们甚至让魔鬼来为他们指出一节经文(他们中有人确实曾经这样做过)。
其次,圣经只指出了两条道路,两种命运:永生或永刑,天堂或地狱(太7:13-14;路16:22-23)。

遁词:那些进炼狱的人最终将会进天堂。
回答:人死后只有两种命运。炼狱成了第三种,因此我们必须予以拒绝。
第三,炼狱没有存在的必要。它既不能除去罪恶,也不能洁净灵魂。相反,主耶稣洗净了选民的一切罪恶。在基督里面,他们是完全的,是上帝的义。“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约壹1:7);“你们在祂里面也得了丰盛”(西2:10);“……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林后5:21)。既然所有罪恶都已经被除去,那么炼狱的意义何在呢?而且,炼狱不能除去罪恶,因为若不流血,罪就不能得赦免。肉体的火刑不能带来灵魂的洁净。圣徒的代祷和为死人灵魂所做的弥撒只不过是骗局。圣徒的功德是徒然无效的。围绕炼狱之事,其实质就是金钱,而天堂之门是不可能用金钱叩开的——无论是从前,还是以后。“不可饶恕的死罪”(mortal sin)和“可饶恕之罪”(forgivable sin)之间的区别是不合乎圣经的。圣经教导说,所有的罪都是死罪,但只有一种罪是不可饶恕的:那就是干犯圣灵的罪。
第四,圣经清楚地说明,信徒死后灵魂立刻进入天堂。当我们在地上的帐篷拆毁之后,天堂就是我们永远的家(林后5:1)。离开身体就是与主同住(第8节)。离世与基督同在是好得无比的(腓1:23)。活着直到末日,要比在炼狱里(假如有炼狱的话)等到末日好得多。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启14:13)。这不仅从说这话的时刻开始是真实可信的,因为在此之前,对于那些已死的人而言,在基督里也有救恩;所以,从他们的死亡开始,他们就有福了。那个悔改的强盗在他死的那天就已经与基督同在乐园里了。“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基督用“实在” (verily)这个词确认这件事的真实性。因此这里所表达的并不是基督今天对他说这些话,而是今天他将与基督同在天堂里。前者无需强调,因为强盗和其他的人都能够清楚地听到他说话。毋宁说,后者是强盗所请求的,基督应许他说,就在那天,就在他死的那天,他将会立刻享受这样的福乐。

异议#1:“我因与你立约的血,将你中间被掳而囚的人,从无水的坑中释放出来”(亚9:11)。
回答:(1)非常肯定,这段经文绝对不是指炼狱。即使根据他们的主张,也不是指的炼狱,因为炼狱那时还不存在。假如说这是炼狱,就是指一个虚构的地方,旧约时代的信徒滞留在那里,直到基督来临的时候。
(2)先知在此处所谈及的是要把那些被掳而囚的人从巴比伦的监狱中释放出来。他说监狱是坑,因为以前的监狱往往是位于地下的洞穴,现在的也仍是如此。“无水”的意思是,那里没有饥渴之人可以拿来解渴的水。

异议#2:“恐怕……你就下在监里了。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太5:25-26)。
回答:这是一个关于债主与没有财产的欠债者的比喻。此处基督所指的是等待那些未归正的罪人的永刑,他们将不可能脱离那永恒的刑罚,直到他们还清了所有的罪债——而这是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的。

异议#3:“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太12:32)。因此,我们还可以在来世期待得到赦免;这只能发生在炼狱中。
回答:这是说,你不要期望来世得赦免,因为经文说得很清楚:来世不能得赦免。这里根本没有提及来世有赦免。这节经文等于是说:或者是现在赦免,或者是永远不能得赦免。

异议#4:“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人的工程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林前3:13-15)。这清楚地说明了每个人都要经过火的试炼,并藉着火得救。
回答:(1)假如有人想要从这节经文中杜撰出一个炼狱,那么他首先要证明人死后确确实实会经历火的试炼,并藉着火得救。然而,使徒在这里论及的是人在今生就会有的经历。
(2)此处所说的火,不能理解为能够影响人的灵魂和工程的物质之火。毋宁说,这火指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为真道的缘故所受的患难和逼迫(参考亚3:2;玛3:2-3)。“我来要把火丢在地上;倘若已经着起来,不也是我所愿意的吗?”(路12:49)。使徒说,藉着逼迫,才能显明个人在福音的根基上所建造的是什么。当逼迫来临时,只有真理才能成为人忍受患难的根基,除此以外的任何东西都会被弃绝。所以说,火将会使他得救。但是,如果他行为端正,他就会在患难中放胆无惧,他的正直就会在试炼的日子里显明出来。

异议#5:“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腓2:10)。但是,除了那些在炼狱中的人以外,没有人能够在地底下敬拜耶稣,所以,一定有炼狱存在。
回答:地底下确实存在着受造之物,而且那里也有邪灵。但是,基督藉着受难和死亡,已经胜过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万有都必须臣服于祂——当基督命令魔鬼离开时,魔鬼不得不顺服。我们不能单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屈膝”的含义,因为即使承认炼狱的存在,那么炼狱中的灵魂也没有肉体性的膝。相反,“屈膝”指的是向祂屈服——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因此事实上并没有炼狱存在。这样以来,就把所有天主教徒的灵魂都救拔出了炼狱。
除了炼狱之外,天主教根据一些不确定的依据,还杜撰出了两个额外的地下居所。一是旧约中的先祖们所处的地方,当基督降到阴间时,已经把他们从那里拯救出来。既然他们已经离开这个地方,我们就不必再为此浪费时间了。另外一个虚构的居所是没有受洗就死去的孩子们所在的地方,他们认为这些孩子既不会上天堂也不会下地狱,而是永远停留在那里,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我们在前面已经驳斥过这种谬论,因为圣经从来没有说过存在这样的地方。生于恩约之家的孩子有得救的应许。孩子们是得救还是沉沦,并不取决于成人是否已经让他们受洗。
所以,灵魂不会死亡,而是继续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仍然有认知和意志,人死后灵魂仍旧是活跃的,不会去炼狱。灵魂或是经历地狱中的一切惊骇,忍受上帝的震怒;或是立刻在众天使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面前,在完全的爱和圣洁之中享受与上帝相交的大喜乐,永远高唱哈里路亚。这一切都是真实可信的,你们这些尚未归正的人应该感到惧怕!不要幻想着还有在炼狱里被净化并得救的盼望。那只是一个谎言,当你发现自己置身地狱时,你立刻就会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了,在地狱里永远也不会被释放出来。
你们这些信徒,则不要惧怕死亡,因为按照信实的上帝的应许,你的灵魂会立刻被接进荣耀和喜乐中。你可以坦然无惧地盼望离开,去与基督同在,那对你来说是好得无比的。哦,当灵魂发现她自己脱离了一切罪恶、黑暗、痛苦,能够在公义中得见上帝的面,具有上帝荣耀的形像,这是一个多么迅速的变化啊!灵魂将要这样得蒙保守,直到末后的日子,到那时灵魂将要与身体重新联合,一起永远享受那“上帝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荣耀和喜乐。阿们。

View:8399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