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分别救赎性信心的标志
繁體中文 
View:6793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三十三章  分别救赎性信心的标志

信心是基督教的灵魂。谁在信心上出差错,就会永远沉沦。许多人误解信心,自以为平安,最终却归于灭亡。也有人虽然是真信徒,理应欢喜度日,却整日愁苦,担心自己所拥有的并不是真正的信心。因此,分清何为真正的信心,何为暂时性的信心,确实大有必要。愿主施恩,赐给我能力,使我能够分辨清楚。
为要解明信心的本质,我们在前一章中已经简要地区分了真信心和暂时性信心的不同。为了帮助人省察自身,有必要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和应用。所以,我们保证在这一章更加详尽地探讨这一问题。
不要认为真信心和暂时性信心非常相似、无法区分,不过在程度和持续时间上略有差别。事实上,二者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差别可以与生和死、光明和黑暗之间的差别相比。当然,在人身上很难分清二者之间的不同,并且也不容易把二者之间的不同用在自己身上,从而分辨自己是否具有真信心。真信徒,领受了分辨不同事物的亮光,更容易确信自己确实具有真信心,而具有暂时性信心的信徒则恰恰相反。具有暂时性信心的信徒,虽然能够根据上帝的圣言,根据从上帝的儿女那里听到或读到的东西,讲论救赎性信心的真意和本质,但实际上一无所知。
我们希望深入探讨,并且阐明:1)自省的必要性;2)就自省而言,需要讨论不同类型的人;3)几个虚假的根基,有些人轻易地信靠这些根基,自以为得救了,最终却归于沉沦;4)就来源、本质和果子而言,真信心的根本性质。

1.自省的必要性(The Necessity of Self-Examination)
不管你是谁,既然你读到或者听到这些话,我就要问你:你对自己是如何认定的?你是否是真信徒?请在上帝面前回答这个问题。来吧,你当仔细省察自己,因为:
首先,此时此刻,你不是上帝的儿女,就是撒但的儿女。你不能同时两者都是,也不能保持中立,因为没有第三种选择。无论你是多么显赫,还是多么卑微;无论你是多么蒙福,还是多么凄惨,都要把这一点牢记在心里。就你是谁这个问题而言,难道不值得你下功夫省察自己吗?难道一个人应当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马马虎虎吗?圣经上所记载的那些愚拙的童女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应当思想她们的结局。
第二,那些已经受洗,参加教会和领受圣餐的人,不一定都是真信徒。是的,只有少数人,他们当中只有一小部分真信徒,正走在通往永福的道上。想一想你在市场上看到的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的人群,或者想一想你在一个拥挤的教会中所见到的一群聚会的人。当你这样思考的时候,请注意:行邪术的西门受了洗(徒8:13);坐在宴席桌旁没穿礼服的客人(太22:11);一半童女是愚拙的(太25:2);选上的人少(太20:16)。只有少数人能够找到窄路,进入窄门,很多人走大路,通过宽门,然后奔向灭亡(太7:13-14)。现在我们所关注的是你,难道你不当问问自己:对你自己来说,你现在有什么样的盼望呢?“主,是我吗?”(太26:22);“拉比,是我吗?”(太26:25)。
第三,忽视自省,忽视考察自己的心灵是极为有害的。这样的忽视会使人马马虎虎,昏睡不止,虚度光阴。这也致使各种蒙恩之道对他不起作用,并且使得他的心灵刚硬,对抗上帝的警告和审判。这会让他羁绊于世界和罪恶之中;是的,这就是他为自己关闭天堂之门,打开地狱之门的钥匙。
第四,自省大有益处。它让人意识到魔鬼住在人的心中,让人认识上帝报复性的公义。它让人变得忐忑不安,充满恐惧和困惑,从而逃向耶稣寻求称义和成圣。它让人在心中变得严肃起来。如果一个人由此可以看到恩典、亮光、生命和信心,就会在人心中产生无法表述的喜乐,使人大得坚固!这种省察不断地给人提供新的勇气,使人在祷告中更加坦然无惧,并且逐渐熟悉上帝对待灵魂的方式。这使他满心欢喜,使他在生活中更加追求成圣。“凡向祂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祂洁净一样”(约壹3:3)。
第五,由于怠惰、沮丧或绝望而忽视这种自省,就会使人丧失所有的安慰和喜乐,阻碍他的成长,并且否认荣耀的上帝。因此,当常常省察自己,时常对“西门,你爱我吗”(约21:17)这一问题做出回答。
这也是上帝清楚的命令;不管是谁,只要忽视这一命令,不顺服上帝的旨意,就是不顺服上帝。这样的人怎能兴旺呢?“我们当深深考察自己的行为”(哀3:40);“不知羞耻的国民哪,你们应当聚集”(番2:1)。 “人应当自己省察”(林前11:28);“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岂不知你们若不是可弃绝的,就有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吗?”(林后13:5)。
顺服上帝的旨意和命令,你必会兴盛。
第六,人能够认识自己的灵命状态——自己是否处在与上帝所立的恩典之约之中,是否是一个信徒。若是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就会使人不再关心自己的灵命状况。,因此,我希望能够阐明,人是可能认识到自己的灵命状态的。新娘知道耶稣是她的耶稣:“良人属我,我也属祂”(歌2:16)。“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伯19:25);“……你便知道我耶和华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赎主,雅各的大能者”(赛60:16)。“因为我深信”等等(罗8:38)。“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上帝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上帝开恩赐给我们的事”(林前2:12)。“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加2:20)。
因此,应当指出,对一个人来说,确信是有可能达到的。因此,当竭力达到这样的确信。然而,对属血气的人来说,他也有可能确知自己仍然处于未重生的状态。
第七,尽管藉着圣灵的恩典能够达到这种认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成千上万幻想自己将来升天堂的人,将会下地狱。然而,也有很多将来要升天堂的人,担心他们到不了那里。甚至那些有时立场很坚定的人,也会变得软弱,进入黑暗之中。“至于我,我凡事平顺,便说,我永不动摇。耶和华啊,祢曾施恩,叫我的江山稳固。祢掩了面,我就惊惶”(诗30:6-7)。
在一些真正与恩典之约有份的人身上仍然有很大的黑暗存在,以至于他们不能清楚地辨明什么构成足够的亮光和生命。尽管在不涉及自身的时候考虑这个问题,他们也会明白这一点,甚至能够清楚地向别人说明这一切,但他们仍然缺乏足够的亮光,不能在自己身上辨明这些恩典的存在。而且,老我在他们身上仍然有很重的残余,他们非常关注这一事实,甚至怀疑这是否能与恩典同时并存,以至于他们生活在希望和惧怕之间。因此,即使他们拥有很多好东西,仍然是可怜兮兮。其他人自我感觉良好,但其实他们是在欺骗自己。“有一宗人,自以为清洁,却没有洗去自己的污秽”(箴30:12)。所以,仔细省察我们的心灵,考察我们自身,明确我们是谁,明确我们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是何等必要啊!

2.分辨各种形式的自欺,揭示错误根基(Various Forms of Self-Deceit Identified and False Foundations Exposed)
为了有助于探讨这一问题,我会描述几种灵命状况,以便你能够省察自己到底属于哪类人。
首先,有些人既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也不思想、探讨关于上帝、天堂、地狱、灵魂、恩约、中保、信心或归正的事。他们的思想超越不了这个世界,不能认识到有形之物以外的东西。对于无形的东西,他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灵魂是否不朽?天堂和地狱是否存在?他们只有在死后才会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同时,他们消极地等待上帝送他们去当去的地方。他们把问题留给上帝,仿佛需要寻求答案的并不是他们。那些有特权上天堂的人当然会有良好的境遇;而其他人对于自己的将来也当抱有良好的盼望。你们何等愚顽啊!
第二,另一些人非常清楚自己是不敬虔的、属世的、尚未重生的;他们坦率地承认,如果继续以这种方式生活,必不得救。然而,他们没有感动或忧伤的表现,也没有断然放弃他们在罪中的生活,悔改信主;他们被撒但迷惑,被撒但辖制。他们不想关注自己的心灵和灵命处境,因为他们很清楚结果会是什么样子。这本来会使得他们心绪纷乱,担心害怕,这恰恰是他们所不希望的。因此,他们不愿听到人生愁苦之事,也不愿听到牧者在讲坛上或者在私下里揭露他们有罪的“危言”;他们不想接触真相。他们憎恨那些责备他们的人,这正如《以赛亚书》30章9至11节中所说:“因为他们是悖逆的百姓,说谎的儿女,不肯听从耶和华训诲的儿女。他们对先见说,不要望见不吉利的事,对先知说,不要向我们讲正直的话,要向我们说柔和的话,言虚幻的事。你们要离弃正道,偏离直路。不要在我们面前,再提说以色列的圣者 。”这已经定了他们的罪,他们必会照着从他们心里和口中所出的一切受到惩罚。
第三,另外一些人不像不敬虔的人;他们有良好的性情,有温柔的品性,外表上也很敬虔。但是,他们知道自己并没有属灵的生命,没有圣灵的内住,没有与上帝的相交,也没有信心,只是为看得见的东西而活。他们完全确信自己在上帝的恩典之外,但是这对他们的心灵并没有多少影响。没有迫切的关心,也没有忧虑;即使偶尔真心地倾向悔改,内心的罪也会拦阻他们,然后他们就长叹一声,放弃了这样的念头,就像那个少年财主一样,最终所选择的仍然是这个世界的事情,圣经这样写到:“那少年人……就忧忧愁愁的走了”(太19:22)。
第四,还有另外一些人甚至更进一步,他们认识主耶稣,并且逃离世界的污染(彼后2:20)。他们与敬虔的人相交,在很多事情上都很积极,就像《马可福音》6章20节中所提到的希律一样。然而,对于自己的灵命光景,他们并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因为他们不知道结论是什么,就不去想它。是的,他们向敬畏上帝的人大加抱怨他们在灵命上的贫乏,并且谈到他们非常害怕自己还没有重生。可是,他们内心里的目标却是赢得敬虔之人的尊敬、爱护和同情。如果有人胆敢忠心地对待他们,宣告他们看来仍然处在属血气的光景中,还没有重生,他们就会感到被人冒犯,就改变他们说话的方式,开始努力为自己辩护。结果常常表明他们是在欺骗别人,不让自己得到真正的关心。在这样的人当中,也有一些人很担忧,很惧怕,终其一生都带着这种知罪感生活在焦虑之中。但是,他们仍然保持老样子,没有圣灵和生命。
第五,另有一些人对自己的心灵状态有着很美好的想法。就与上帝的关系而言,他们“知道”自己一切都很好;他们必会得救。他们在心中对此毫不怀疑。即使所有牧者联合在一起,也不能动摇这些人的信心和确信。然而,这些人有什么根基呢?其中有些人毫无根基,另外一些人所依赖的是错误的根基。别人的信心是建立在真正的根基上,但他们却不恰当地把这根基用在自己身上,因此他们是在自欺欺人。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要辨明的,同时我们也向真正与上帝的恩约有份的人表明他们的情形与此不同。
第六,也有人毫无根基地宣称自己有确信。这些人一般说来都是无知的人,既不认识上帝、中保、圣灵,也不晓得属灵的生命是什么。他们明白地狱是可怕的地方,不想去那里。他们认为,到地狱去是他们所无法承受的。对他们来说,下地狱显得太悲惨了,于是他们就自己幻想必不会到那里去。既然他们希望自己死后要去他们所幻想的所谓的天堂里去,于是他们就认为自己将来必会到那里。因为对此颇有信心,他们就继续在地上照样生活。这样的人睡在地狱的边缘上,而且时常不醒,直到落入地狱时才睁开眼睛,可惜已经太晚了(参见:路16:23)。
当然,许多敬虔之人虽然知识有限,他们确实在心里得到了圣灵的确证,但是却不能把自己的确信与信心的根基联系起来。但是,即使他们不能把信心的根基分享给别人,但他们确实有根基。他们能够明白并经历到别人所表述的,因为他们知道,在享受自己的确信的时候,他们确实在基督里与上帝联合。在这一章的结尾,我们将会更具体地描述这些人。
第七,另外一些人的确信是建立在错误的根基上的,他们生活在属血气的光景中,只是为看得见的东西而活。他们使自己的良心沉默,或者藉着许多自己定义、自己臆造的恩典标志,不让自己感到不安。在这些标志当中,下面所提到的几点是最为突出的:

(1)上帝是有恩典,施怜悯的上帝,祂怎能让自己如此严惩属于祂的受造物呢?特别是当他们向祂呼求怜悯的时候,祂还怎么可能这样行呢?凡呼求的就能得到;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回答:要知道“上帝实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诗73:1);“耶和华向行恶的人变脸”(诗34:16);恶人的祷告对上帝来说是可憎的;在《约翰福音》9章31节中有这样的记载:“上帝不听罪人”;“你们举手祷告,我必遮眼不看”(赛1:15)。《马太福音》25章的愚昧童女叩门了,也呼求了,但是却没能进门。《箴言》1章28节这样说:“那时,你们必呼求我,我却不答应”。上帝的恩典不在于任凭罪不受惩罚,而在于赐下中保,并赐给人信心和悔改的恩赐。

(2)基督是为我们所有人死的;如果我们有罪,那么我们就会藉着基督再次与上帝和好。
回答:并非如此。基督把永生赐给了祂的羊;但是,有些人并不是祂的羊(约10:26-27)。“祂……就为凡顺从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来5:9)。假如前面所说的前提是对的,那么在祂左手边的山羊怎会被定罪呢?

(3)我没有过那样不敬虔的生活;我已经受洗了;我领受圣餐;我积极参加教会;我说话诚实无欺;我不咒骂;我不宴乐;我不夸口;我读上帝的圣言;我祷告。你还有什么要问我的吗?这样做还不能得救,谁还能得救呢?若是这样,就会有很多人留在天堂之外。
回答:为什么不加上“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或者“上帝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路18:12,11)”这些呢?我告诉你,这样的人在地狱里也是成千上万,现在还有成千上万这样的人仍然走向那里,你们这些以此为根基的人也要走向那里。因此,趁着现在还来得及,赶紧悔改吧。“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太5:20);“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2:10);“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加3:10)。

(4)上帝丰丰富富地祝福我,我认为这是祂爱我的标志。
回答:“恶人为何存活,享大寿数,势力强盛呢?”(伯21:7)。“祢实在把他们安在滑地”(诗73:18);“愚顽人安逸,必害己命”(箴1:32)。圣经中所说的那个富人确实在今生享福,难道不是吗?但是,他的结局却是在地狱之中(路16:25)。

(5)上帝管教我,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忧愁和磨难。我相信上帝管教祂所爱的人。我必须今生受如此多的痛苦,以便来生我不再痛苦。
回答:上帝管教祂的儿女,以便他们能与祂的圣洁有份,但祂却是在烈怒中惩罚不敬虔的人。“我的上帝说,恶人必不得平安”(赛57:21)。不敬虔之人的悲惨境遇常常就是永远灭亡的开始。因此,在外部遭受一些苦楚,就得出结论,认为上帝爱我们,事实远非如此。这样一来,你就可以认识到,所有这些苦难并得救的根基,都不能使我们就得出关于灵命状态的结论,不要因此就幻想自己已经得救了。如果你一直在依靠这样的根基,那么你就欺骗了自己。因此,醒来吧,你们这些昏睡沉沉的人,从死人里站起来吧!

第八,有些人知道什么是真正蒙恩的标记,尽管他们身上并不具有这些标记,但他们却欺骗自己,不恰当地把这些标记应用在自己身上。一般说来,他们认为蒙恩的标记有如下几种:为罪忧伤和重生的阵痛;信靠主耶稣基督和由此而发出的从圣灵而来的喜乐,以及悔改和过圣洁的生活。
首先我们可以这样评价那些人:
(1)他们并没有认真地省察自己。他们没有谦卑地来到上帝面前,没有留意自己的自欺,没有像大卫那样祷告:“上帝啊,求祢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事实上,他们对自己灵命状况的考察在头脑中一闪而逝,因为他们不敢怀疑自己。然而,他们对看起来美善的东西有一瞥之见,就自我感觉良好,高谈阔论,超出他们内心真实的处境。他们习惯于脱离自己的状况来看待事物,讨论起来满怀激情,但对于他们自己的心灵却缺乏思考。相反,心里正直的人则必须不断地对付心中诸多的焦虑。
(2)他们所赖于建造的根基,与他们衡量自己灵命状况的方式是一致的,都只不过是表面上的虚妄不实的东西。他们的忧愁、信心和成圣都不是从心中发出的,不过是来自一般性的理性认识,只是从外表上边线一番,不过是属血气的性情所结的果子。他们的真实情形不会超出表面的状况,他们的思虑、忧愁和渴望也是如此;他们思想和谈论信、望、爱之事以及它们的本质,以此来支撑自己。他们也会谈论教会的光景,抱怨教会缺乏灵性以及在别人身上所看见的失败,等等。这些事情都与外在的东西有关,他们总是在这类事情上强烈地表现自己。这些事情在本质上都与人的灵命有关,所以他们喜欢予以严肃地探讨。
然而,真信徒的目标则是在他们自己心灵中分辨和经历这些事情。他们所渴望的是追随上帝,他们的眼睛和心灵都贯注在祂身上。属灵的事情引导他们来到上帝面前;如果不是这样,真信徒就不能在这些事情上发现喜乐,也不能在这样的事情上得到满足。
(3)具有暂时性信心的信徒不认真地省察自己;他们也不希望其他人揭示他们真正的状况。当牧者在讲坛上传讲各种蒙恩的标记的时候,他们并不把这些标记应用在自己身上。他们不留意这些事情,即使听了也只是为了学习,以便能讲给别人听,从而因他们的智慧、灵性和经验而受到他人的尊敬。当他们确实认真听道的时候,他们心里所想的是别人,认为这适用于这个人或那个人,他应当把这些牢记在心里。因此,他们在这种思维方式上变得越来越定型,而这反过来又使得他们变得更加粗心大意。然而,如果有人以真挚并且极其私人的方式与这种具有暂时性信心的信徒交往,以一种使他们无法隐藏的方式揭示他们的真实处境,他们就会变得很不高兴,强烈地为自己辩护,并且想方设法要剥夺如此正直之人所当享有的爱戴和尊敬。当道路宽广的时候,这等暂时性的信徒还能够维持他们敬虔的名声,营造出一种他们很有智慧的形像,但是一旦他们的真相被揭露出来,他们就毫不迟疑地离开正路,因为原来驱使他们行动的目的就是得到别人的爱戴和尊敬。
然而,那些真正敬畏上帝的人,渴慕自己的真实状态被揭示出来。对他们而言,如果他们的失败以及灵魂的罪恶光景被人揭露出来,这是最有价值的事情。即使有时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肉身起初抗拒这样的揭露,这也让他们心中欢喜快乐。“任凭义人击打我,这算为仁慈;任凭他责备我,这算为头上的膏油”(诗141:5)。如果这样的揭露使得他们意识到上帝在他们身上荣耀了祂的恩典,他们不仅会为此欢喜快乐,而且还会以一种甜美的方式把他们引向上帝。他们在自己心中看到信德和爱德的复兴,并且还看到那真诚的决心,就是更加追求敬虔的生活。“凡向祂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约壹3:3)。
我们已经以导论的形式概括地谈论了这些,现在我们来具体地探讨每一个属灵的根基,以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分辩暂时性的信徒和真信徒。

3.暂时性信徒和真信徒的区别在于他们对罪的忧愁(Temporal and True Believers Distinguished in Their Sorrow over Sin)
首要的事情是对罪的忧愁。暂时性信徒的思维过程如下所述:“经上说:‘哀恸的人有福了’(太5:4)。上帝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赛57:15)。哎,当我犯罪的时候,我是又忧愁又不安;我经历了许多挣扎和焦虑。因此,我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孩子,与恩典之约有份,是一个信徒。”
我的回应是:并非人心中的所有忧伤都是出自属灵的亮光和生命,因此,并非所有的忧愁都是那种正确的忧愁,也就是带有救恩和安慰的应许的忧愁。保罗曾经谈及依着上帝的意思的忧愁和世俗的忧愁(林后7:10)。想一想扫罗的例子:“……扫罗说:‘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吗?’就放声大哭,对大卫说:‘你比我公义。因为你以善待我,我却以恶待你……愿耶和华……以善报你’”(撒上24:16-17,19);“扫罗说:‘我有罪了。我儿大卫,你可以回来……我必不再加害于你’”(撒上26:21)。请注意,扫罗控诉自己,承认自己犯了罪,还流泪,希望上帝祝福责备他的那个人,但是扫罗仍旧是扫罗。再想一想亚哈:“亚哈听见这话,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卧也穿着麻布,并且缓缓而行”(王上21:27)。
看看亚哈如何把有忧愁表现到了极致,他似乎沉浸在这忧愁之中,并且还禁食。当以扫听到自己失去了祝福的时候,难道他没有带着忧愁试图悔改吗?他想用眼泪劝说父亲收回对雅各的祝福,反过来祝福他(来12:17)。难道犹大没有后悔吗(太27:3)?你认为这只是外在的和表面上的工夫吗?我认为,非常确定,这种忧愁也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你曾经流泪祷告,所以你就认为自己在灵里面也许有安慰和平安吗?扫罗也曾经流泪。生活在福音事工之下属血气的人,不管多么不敬虔,在良心中困惑和焦虑的时候,也会流泪祷告。在流泪的时候,他会觉着得到某种释放,因为流泪从肉体上缓解了内在的焦虑。天主教的人在认罪之后会经历到奇妙的平安,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得到了完全的赦免。对一个在忧愁中谦卑自己,承认自己有罪的人来说,情况也是如此;他相信自己的罪得了赦免,认为上帝看到了他的眼泪,垂听了他的祷告。或者藉着其他借口,他使自己得了安慰,结果他变得更加平安,希望现在一切都会好起来。根据前面所说,你当相信忧愁和流泪不可能是决定你灵命光景的根基。关键问题是导致忧愁的原因、经历忧愁的方式,以及忧愁时灵魂的属灵状态。
对未重生的人来说,忧愁的原因如下:一些人忧愁是情绪低落的结果,这自然使人忧郁不安。无论他们情绪低落的原因是什么,当他们面对救恩和罪之类的属灵问题的时候,这些人都会感到忧愁和沮丧。事实上,他们无法说明忧愁的原因,也不努力寻求从这种忧愁中解脱出来,这些人是可以被辨认出来的,总是保持老样子,抑郁寡欢,直到他们的抑郁之情暂时消失。那时,没有任何理由,他们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极其兴奋,讲话过多,没有明显的理由就欢喜快乐。尽管他们常常生活在惧怕之中,这些人也会确信自己已经得了救恩。从以上事实,就能分辨出这样的人来。
一些人忧愁是因为害怕灭亡。他们的良心活跃起来,关注自己的罪恶生活、上帝的公义和灭亡的可怕。这种焦虑使他们不能安睡,并且使他们抱怨、流泪和呼求。在那个时候,这样的人没有确信。然而,这种经历一过去,一些人就会把这些当成他们已经经历了重生的阵痛、已经归正并且赢得了战斗的证据,于是这就给了他们平安。但是,对于这样的人,我要说,如果没有带来真正的悔改和信心,你的恐惧和战兢就不比腓力斯的好到哪儿去(徒24:25)。你原来不过是曾像魔鬼一样战惊(雅2:19),这样一来,假如你以此为根基来断定自己的灵命状态,就欺骗了自己。
有些人受感动,发出哭喊,不过是因为牧师劝勉的方式和使用的戏剧性动作打动了他,或者因为其他人有感动,他就因为别人的感动受了感动。他们变得心情沉重,这也让他们流泪哭泣。在尼希米的时代,就是这种情形:“这是因为众民听见律法书上的话都哭了”(尼8:9)。
有些人忧愁,是因为犯罪使他们在人面前蒙羞,他们蒙受了损失,穷困潦倒,或者害怕国家惩罚。这一切使得他内心非常焦虑,这样的处境有可能生发与救恩有关的忧愁。
有些人是因为认识到罪的严重性而忧愁。他们犯罪与自然之光相抵触,违背良心,也违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的教养,这一切都使他们烦恼不已。如果这罪还牵涉到别的人,他们就更为自己给那人带来的麻烦而忧愁。假如有人杀害了自己的父亲,他总是感到悔恨,就是这种情况。罪比较轻微时也有这种体验。基于这样的忧愁,就得出结论说自己已经蒙恩,也是错误的。即使外邦人也会经历到这种忧愁,并且良心会感到刺痛(罗2:14-15)。
你们这些根据困惑和忧愁的程度或强度来衡量自己灵命光景的人,要想一想你们的经验是否与前面所说的吻合。我急切地劝你醒来,因为正如我们已经阐明的,你是在欺骗自己。
为了进一步使你确信不疑,同时也为了与那些在锡安为自己所拥有的恩典而哀哭的人交通,我们现在来考察只有在上帝的儿女身上才能找到的那种忧愁的起因和特征。我首先说明,我们在上面所谈及的那种忧愁,在那些真正敬畏上帝的人身上也会发现。然而,除此以外,他们还会在灵命上经历到不同的问题和心情。
首先,真正的忧愁是把罪视为罪。也就是说,敬虔之人所看到的超过行为本身。他们把自己带到上帝面前,在祂的荣面之前哀痛。他们认识到自己犯罪破坏了受造物与造物主之间的关系,违背的是上帝的慈爱和圣洁。他们认识到,他们本来应当敬畏上帝,爱慕上帝,顺服上帝,然而却背道而驰。即使在哀痛中,他们不能把这些事情分得清清楚楚,但他们心中确实有这样的认识。这使得他们忧伤不已,也使得他们的心灵更加柔和。即使他们有时不能确信自己是否已经被接纳为上帝的儿女,他们仍在内心深处渴慕上帝。他们犯罪所得罪的是上帝,这使得他们心情非常沉重。如果上帝要惩罚他们,他们会赞同这是出于上帝的公义。他们在心里感受到自己所受的判决,就是上帝重重的责罚:看哪,“我向祢犯罪,惟独得罪了祢,在祢眼前行了这恶,以致祢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诗51:4)。
第二,真正的忧愁不但关心有罪行和大罪,而且也会想到小罪、失职、履行职责时缺乏圣洁的动机,甚至还会想到那些违背他们意愿的粗鄙、虚妄和罪恶的念头。是的,这一切都与我们的罪性、邪恶、不坚定有关,而且我们未来也没有能力靠自己改进。犯罪的时候,蒙恩的人就会认为自己里里外外都是罪恶,并且因此而困惑不安,忧愁地呼喊:“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51:5);“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我真是苦啊”(罗7:18,24上)。
第三,真正的忧愁所关注的是缺乏和上帝相交,并且渴望与上帝相交。信徒的忧愁确实是由罪引起的,但又不止于此。即使灵魂没有意识到某种特别的罪,她也常常忧愁。如果你问这样的问题:“妇人,为什么哭?”(约20:15),那忧伤的心灵就会回答:因为主不见了。我之所以忧伤,是因为我是如此地远离上帝,主对我掩面不顾。在这样的状态中,我无法生活;我的内心是如此幽暗,我自身又是如此地罪恶。啊,惟愿我回到从前的日子!上帝知道祂对我掩面不顾会让我痛苦,为什么还这样做呢?啊,上帝这样行,是为了让我的心更加坚固地爱祂,为了让我在祷告上更加勤勉地持守,为了让我更加温柔地敬畏祂。“祢几时到我这里来呢”(诗101:2)。“我因这些事哭泣。我眼泪汪汪。因为那当安慰我,救我性命的,离我甚远”(哀1:16);“我的心渴想上帝,就是永生上帝”(诗42:2)。
第四,在本质上,真正的忧愁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属灵。暂时性信徒的忧愁很容易就会消失,因为它只是与各种不同的行为或者某些焦虑的时刻有关。暂时性信徒竭力避免这种忧愁,或者藉着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回避忧愁,或者藉着适当的圣经话语来消除忧愁,或者就让这忧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真信徒则恰恰相反,他们会常常哭诉,为自己心灵的刚硬和麻木而忧伤。他们所期望的就是真正悔改,真正认识到罪的邪恶和上帝对他们的震怒,并因此在尘土中真正地谦卑自己。这就是他们内心的愿望。如果看不到内心中有这些感受,他们就会忧愁哭诉:“耶和华啊,祢为何使我们走差离开祢的道,使我们心里刚硬不敬畏祢呢”(赛63:17)。当然,他们不会仅仅满意于这种性质的忧愁,他们还渴望从中获得属灵的升华,也就是说,他们可以认识到自己在上帝面前穿着污秽的衣服(撒3:3)。他们渴望在主面前满心羞愧,不敢举目仰望,不敢靠近上帝。他们和《路加福音》18章13节中的那个税吏一样远远地站着,宣告《以斯拉记》9章6节中所记载的那些话:“我的上帝啊,我抱愧蒙羞,不敢向我上帝仰面。因为我们的罪孽灭顶,我们的罪恶滔天。”他们知道自己一文不值,希望自己和那个浪子一样,在上帝面前降卑(路15:19)。他们所渴慕的是合乎福音的忧愁;也就是说,在爱的眼泪中,在由这种爱所生发的对罪的忧愁中融化。他们想要显明的是上帝的公义,从而把自己安静地交托在上帝的手中,任凭上帝责罚,并且说到:“我要忍受耶和华的恼怒,因我得罪了祂”(弥7:9)。他们想要作为儿女哀痛,而不是作为奴隶哀痛,并且要信靠上帝的恩典。他们不会也不能停止哀痛,直到感到有望与上帝和好,感到在基督里得到了良心的平安。
第五,真正的忧愁所生发的是懊悔。“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林后7:10)。这并不是说真信徒会马上胜过罪,再也不会跌入同样的罪中,而是说藉着这种忧愁,真信徒心中会产生一种持续增加的对罪的恨恶。他们在上帝面前真诚地立定心志对付罪,并且坚持不懈地与罪争战;他们的灵魂也获得了圣洁的性情。
如果在你身上不能真正地找到这些东西,那么就可以肯定你的忧愁不是使人重生的忧愁。你还从来没有经历过重生的阵痛。不要把这种假忧愁当作是你已经重生的证据,要明白你仍然处于属世的状态。如果在你身上真地找到了这些东西,要当心不要否认或者低估这种恩典。即使目前你所拥有的前面所提到的东西,还没有达到你过去所拥有的程度,或者不如其他人所拥有的程度,或者尚未达到你希望所拥有的程度,你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信上帝已经赐给你了新生命。哪里能发现这种真正的忧愁,哪里就必会找到以下所提及的两大蒙恩的标记,也就是信心与圣洁的操练。

4.暂时性信徒和真信徒的区别在于信心的操练(Temporal and True Believers Distinguished in the Exercise of Faith)
暂时性信徒与真信徒之间的第一个区别标记是对罪的忧伤,第二个标记则是来自信心本身。信心是真正与恩约有份、承受救恩者的确定性标记。然而,并非所有声称自己有信心的人,都具有真正的救赎性的信心。为了帮助每个人在这个方面省察自己,我们首先描述暂时性信徒的属灵性情,接着再阐明真信徒的属灵性情。
现在,我对那些确信自己拥有真信心的人说话,不是针对那些尚存怀疑和忧虑的人。我问你:真的如此吗?你有可能是在欺骗自己吗?你要在心里认真地想一想,在这件事情上,人是有可能可悲地欺骗自己的,因为并非所有声称自己有信心的人所具有的都是真信心。我们从圣经中读到亚基帕王相信先知,但他却是一个异教徒(徒26:27)。魔鬼自己也信(雅2:19)。行邪术的西门也信,但在救恩之事上他却无份无关(徒8:13,21,23)。那些被撒在满是石头的土地里的种子也被称为信徒;然而,他们的信心是短暂的(路8:13)。这样说来,我们就可以看到,用冠有信心之名的东西来安慰自己是何等地危险。因此,每个人都当认真地省察自己,看看自己所拥有的是真信心,还是虚妄的假信心。
首先,那些仅有虚假的、历史性的、暂时性的信心的人,对上帝、基督、圣经,以及属灵的事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却把这种知识与心灵的认识割裂开来,用外在的方式来思想这些事情。这些事情从来没有在他们心里成为现实,也从来没有在他们心里留下任何印象。在他们心里,圣经真理并不是真的。他们的想法、挂虑、渴望和活动并不想把这些事情深思熟虑,铭刻在心中。他们也不想不断改变,成为主的形状(林后3:18)。他们看这些事情就像某些人观看君王奢华的宫殿和花园。他们沉思默想,陶醉其中,浑然忘我。但是,他们并没有任何念头、考虑、渴望来拥有它,更不想花费任何气力。它是否成为他们的财产,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也不是他们那个时候所思想的焦点。
第二,那些仅有假信心的人或多或少都确信一些属灵的真理:有一位上帝,基督是救主,救恩是在祂里面获得的,在祂之外除了灭亡没有别的盼望。他们认识到这些真理,相信这些真理。有些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确信这些教训和类似的真理,但他们仍然夸夸其谈,毫无忌惮。还一些人对这些真理的真实性是如此地确信不疑,以至于他们甘愿为这些真理舍命。他们经常思考和讨论这些真理,这就使得他们不知不觉地确信自己与这些真理有份,因为他们对这些真理坚信不疑。然而,他们又一次忽视了自己的心灵。他们并没有真诚地直接地与上帝、与基督交通,并藉着信心接受基督,也没有寻求上帝在他心中的内住,更没有确实地无条件地降服于祂。他们的心仍然是石心(太13:20)。然而,既然他们外在地相信这些真理,并且对此也有确信,于是他们就断定这些真理已经成为他们心灵的实际,认为自己是真信徒。
第三,当然,暂时性信徒意识到自己心里有见证,证明他是信徒,而且他的确有喜乐。然而,那是他自己的灵,或者是魔鬼的灵,向他见证他是信徒。他的喜乐来自自己的臆造,或者他所默想的属灵之事的美善使他感到快乐。
因为他所关心的是外在的事情,他就很少反思自己。由于他对真理的认识和信仰,即使他想到自己的时候,他也不敢怀疑自己,也不省察自己。他认为,假如他怀疑自己的灵命状态,那就是犯罪。有时候他认为自己一切正常;也就是说,他是一个真信徒。他思想属灵的事情,思想它们的宝贵性,并且相信它们。难道他不渴慕接受它们吗?他这样推理。他思想上帝的各样应许,却没有考虑那些承受应许之人当具有的资格。于是,他自己的灵见证他是上帝的孩子。
撒但的作为有时具有多么大的欺骗性啊!牠把人的想象力刺激到如此的程度,以至于暂时性信徒以为自己在心里经历了属天的喜乐!然而,这只不过是感官上的刺激,没有任何的实质,没有与上帝相交,缺乏心灵的谦卑和对上帝的爱慕。充其量只有一些对属灵奥秘和上帝儿女之财富的玄思,这就像南方女王的情况:当她看到所罗门的智慧和财富,而她自己却与这些无份的时候,几乎昏倒在地。
暂时性信徒充满勇气地踏上旅程;一路上没有任何信心的争战,他坚定不移。他的良心有时也迫使他面对真相,但他不希望听到自己良心的声音,因此他就迫使良心保持沉默,这样他就一直满有确信。
因此,暂时性信徒所拥有的信心不过是白日梦,是幻想,他们对属灵事情的真实性和宝贵性有一瞥之见,为那些并非赐给他们的应许而喜乐。他们没有省察自己的心灵,与上帝和基督也没有真诚的交通。暂时性的信心是一种理性上的懦弱,是出于想象力的虚构,在本质上是表面性的,是自以为有实际上却没有的,没有心灵的正直,真理也没有在人的心灵中扎根。这并不是说暂时性信徒所看到、想到,以及所行的一切在本质上都是假冒伪善,都违背真知识。事实上,他们认为自己内心有真理,自己的灵命状态肯定不错。他们欺骗了自己。他们在做梦,还认为自己是清醒的,但他们却是处于一种不能被唤醒的状态之中。有关暂时性信徒的这种状态,我们读到过这样的描述:“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太13:20-21)。“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来6:4-6)。
现在我们来把真信徒的灵命状态与此比较,目的就是为了彻底区分真信徒和暂时性信徒之间的不同。真信徒确实得到了救赎性的恩典,而暂时性信徒认为自己也得到了救赎性恩典,其实他们并没有得到。在真信徒身上,以下事项会显明出来:
首先,藉着信心,真信徒经常以他们的心灵来接受主耶稣。他们藉着信心接受主耶稣,而不是沉溺于冥思苦想教义的问题和得救的益处。他们到源泉自身那里去,直接与上帝和基督交通。他们转向祂,想望祂,渴慕祂,接受祂,依靠祂,使自己降服于祂,他们想要与祂合一,所有这一切都是藉着信心而行的。他们是多么渴望操练我们在上一章所描绘的信心,从而自觉地保持与祂联合啊!上帝和基督是他们灵命活动的焦点,虽然时弱时强,但却始终不变。圣经的见证也是这样:“凡接待祂的”(约1:12);“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约14:1)。
他们以心灵来接受主耶稣。他们的活动在本质上既不是外在性的,也不是智力性的,而是发自内心。他们的心灵哀痛、盼望、相信、降服,并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内心缺乏什么。他们省察自己心灵的状态,并且在这样的心境下,一心寻求在心中拥有主耶稣。任何不是发自心灵的东西,他们都认为毫无价值,那只会让他们难过,不能在其中找到任何快乐。“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罗10:10);“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弗3:17)。
他们经常藉着信心接受主耶稣,何止千百次。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对祂的接受不像当有的那样是毫无保留,既不够清晰,也不够诚挚,也不像应当有的那样全心全意。这种对主耶稣的接受就是他们日用的饮食,因此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这样做,目的并不是想要被纳入恩约之中,而是越来越亲密地与基督联合。他们日常的失败激励他们这样做,因为他们认识到,若不藉着基督,他们就不能接近上帝。他们渴望安息和内心的平安,这种渴望驱使他们来到基督面前,惟有祂才是他们真正的安息和平安。然而,这一切都被爱取代,爱也继续驱使他们来到基督面前。很多时候,他们也会受到黑暗、灵命荒漠、挣扎和信心软弱的影响。基督之外没有生命的重建,他们就一次又一次地归向祂,忠于祂,不断地更新信心的操练。信徒的灵命取决于持续不断地接受基督(基督就是他的生命),正如人不能呼吸就会死去一样。同样,如果信徒不能藉着信心把基督带进他的心里,或者把他的心带向基督,那么他的灵命就会死去。在《诗篇》和《雅歌》中,尤其能够清楚地看到这种不断重复的相信和接受。
请注意,这就是暂时性信徒和真信徒之间清楚的分野。暂时性信徒只是在他的心灵之外做工,他对真理的认识不过是来自他个人的猜测。他只是在外在的形式上有进步,他所经历的生命改变不过是出自他个人的想象。真信徒则是全心投入,他与基督相交,不断地接受祂,从中得到力量和生命。
第二,真信徒认识到并且承认基督对他们而言非常宝贵。他们不仅认识到自己藉着基督所得到的恩惠的卓越性——被从所有的罪恶中救拔出来,领受完全的救恩,而且也认识到这对所有锡安的女儿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所有与基督有份的人所得到的恩惠都是极其宝贵的。他们可以说,“以耶和华为上帝的,那国是有福的。祂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诗33:12)。暂时性的信徒也能认识到这一点,尽管他们与真信徒的判断并不一样。对于真信徒来说,基督是宝贵的,他们渴望藉着亲身经历来享受祂。“所以祂在你们信的人就为宝贵”(彼前2:7)。对他们来说,藉着个人性的应用,拥有基督为他们的中保是绝对必要的。上帝在基督里拯救他们,这一事实使他们深深地认识到上帝的智慧、美善、公义和真理,以至于他们全心全意地信靠这条路,别无他想。对他们而言,基督是如此崇高,如此荣耀,如此值得渴慕,以祂为乐是如此甜美,如此宝贵,以至于与祂相比,其他所有一切都显得毫无意义。尽管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与祂有份,但对他们来说,祂仍然是那么的宝贵!如果他们能够拥有祂,如果祂愿意做他们的份,那么他们的灵魂将会如何生活啊!他们的眼睛、心灵和双手都被耶稣的宝贵性所吸引。一旦他们能够享受祂,他们就会知道自己找到了多么宝贵的珍宝。于是,他们就担心失去祂,因此紧紧地抓住祂,不让祂走开。基督的荣美和宝贵是他们讨论的主题,如果他们所遇到的人也认为基督是宝贵的,他们就发自内心地把这样的人视为珍宝。他们珍惜这样的人,因为他们以耶稣为至宝。
第三,藉着信心,真信徒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接受耶稣,无条件地降服于祂,以便能够藉着祂以这样一种蒙祂悦纳的方式被带到上帝面前。
暂时性的信徒,对于这种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与耶稣交通是门外汉,他们也不渴望完全得着耶稣。他们确实渴望让耶稣做他们的大祭司,以便使他们能够与上帝和好,让祂为他们祷告,并且拯救他们。但是,他们不想要耶稣作他们的先知,在内心深处得蒙祂的教训,因着心中的污秽被解明而谦卑下来,学会轻看所有属世的悦人眼目的东西。尽管他们表面上渴慕了解圣经,但只是为了知识的缘故,并不想领受上帝的教训,得蒙吸引,归向上帝,使他们的灵魂能被转化成上帝的形像。对他们而言,为了被人视为开明人士,知识渊博,为了得到人们的尊敬,所有知识都是值得渴慕的。暂时性信徒心中所充满的是自恋,因此他们所切切寻求的就是自我的价值。
他们也不想让基督作他们的大君王,不想让祂照着祂自己的意志在他们的心思、意念和行为中执掌王权。他们明确宣布自己让耶稣基督在他们生命中执掌王权,甚至在祷告中也这样说,然而,这些话全是空洞的言语,毫无意义。他们的心灵仍然未受感动。他们想要祂成为他们与之为伍的那群人的王。他们也确实渴慕看到祂住在他们中间,保守他们,尊崇他们,目的就在于使他们能够以这种方式分享基督教会的荣耀。因此,他们并没有发自内心地降服于祂。
然而,真信徒全心全意地接受基督作他们的先知、祭司和君王。他们不能确定自己最渴慕祂的哪一种职分。虽然在具体的处境中,有时是这种职分,有时是另一种职分,他们绝不会把这些职分截然分开。他们晓得这三种职分对他们的救恩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不能把一种职分与其他职分分开。他们如此祷告:“教训我”(诗25:5);“开我的眼睛”(诗119:18)。他们渴望“得以在祂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腓3:9)。他们的愿望是让耶稣基督的宝血洗净他们的罪(约壹1:7),由祂为他们代求(罗8:34)。他们的愿望是让祂成为他们心灵之王,胜过和除去反叛祂的一切,并且让万物都臣服于祂。他们凭信心接受祂,因为祂本乎上帝,是上帝赐给他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林前1:30)。
真信徒接受惟独基督是他们惟一全备的份,他们甘心情愿、欢欢喜喜、毫无保留地放弃在这方面抵挡他们的一切,基督必须成为他们生命的至宝。他们知道,对他们来说,只要有祂自己就足够了,即便现在他们还没有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倚赖任何别的东西,都会让他们感到难过,为了脱离这种依赖,他们就逃向耶稣。他们对基督有真诚之心,发自内心地爱慕基督,他们可以和亚萨一道说:“除祢以外,在天上我还有谁呢。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73:25)。他们也和《腓利比书》3章8节中的保罗一起说:“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都当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他们也使自己毫无保留地降服于耶稣,为着祂的事业,与祂一同忍受甜蜜和痛苦、忧伤和喜乐、光明与黑暗,由祂引导他们,赐能力给他们,并且坚固他们。他们完全顺服祂的带领,不但是被带向他泊山,也被祂带到各各他。他们盼望祂把让他们在属世事情上寻求喜乐的一切拿走;盼望只要他们不远离那些事情,祂就让这一切都变成痛苦;盼望他们能够在孤独和安静的时候亲近祂。然而,如果祂按着祂自己的美意使那能够感知的同在离开他们,如果这是为了祂的荣耀,那么他们也会完全顺服,尽管他们眼中有泪。即使祂向他们掩面,经由地狱把他们带到天堂,他们也甘心顺服。真信徒就是这样接受耶稣,再次使自己完全顺服耶稣。
第四,真信徒藉着信心接受主耶稣,并不满足于只是为了这个目的,按着前面所说的方式接受主耶稣。他们的心一直专注在耶稣身上,若不是确实在基督里与上帝有份,并且享受与上帝的相交,他们不可能感受到任何快乐。他们的喜乐和忧愁与他们离上帝的远近成正比。
暂时性信徒只是从各个教义本身来关心自己。只要他能分辨、思索和讨论各个教义,从而让他能在敬虔之人中受到尊重和爱戴,他所参加的团契也能兴旺,他就高兴欢喜。这样,他就变得很有名望,受到人们特别的尊崇。然而,真信徒却是专注于上帝。主就是他们的宝贝,因此他们的心也在主那里。很快他们就学会分辨自己离上帝是近是远。当主掩面不顾他们时,他们的灵魂就失去了欢乐,哀痛不已,烦恼不安,困惑重重,正如我们在众圣徒身上所看到的那样。“我的良人从门孔里伸进手来,我便因祂动了心”(歌5:4);“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诗42:5);“难道主要永远丢弃我,不再施恩吗?难道祂的慈爱永远穷尽,祂的应许世世废弃吗?难道上帝忘记开恩。因发怒就止住祂的慈悲吗?”(诗77:7-9);“不要向我掩面,……我的心被伤,如草枯干。……我如同旷野的鹈鹕,……我儆醒不睡。我像房顶上孤单的麻雀,……我吃过炉灰,如同吃饭。我所喝的与眼泪搀杂”(诗102:2,4,6-7,9)。
他们就像当初的摩西一样,当上帝表示祂的同在将会离去的时候,摩西就无法满足。上帝向他宣告说:“我必亲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摩西则回答说:“祢若不亲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们从这里领上去”(出33:14-15)。
当主在远处时,真信徒渴望祂的同在。这种分离让他软弱,使他烦恼。“愿祂用口与我亲嘴”(歌1:2);“我心渴想祢的救恩,仰望祢的应许。我因盼望祢的应许,眼睛失明,说:祢何时安慰我”(诗112:81-82)。
当然,当主远离时,他们不会放弃,而是继续坚持。尽管有时他们也会感到沮丧,但他们会重新得力,继续争战。即使他们只能像希西家一样举目,他们也不会停止寻求:“我像燕子呢喃,像白鹤呜叫,又像鸽子哀呜。我因仰观,眼睛困倦。耶和华啊,我受欺压。求祢为我作保”(赛38:14)。他们和先知一致。“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祢举目”(诗123:1)。
新郎也是这样。“我夜间躺卧在床上,寻找我心所爱的。我寻找祂,却寻不见。我说,我要起来,游行城中,在街市上,在宽阔处,寻找我心所爱的。我寻找祂,却寻不见”(歌3:1-2)。
当主按祂自己的美意让真信徒发现祂的时候,当主让乌云散去,向他们显明自己的大爱,对他们的心灵慈爱地讲话,按名字呼召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忘记一切忧愁。但是,那时,他们又会因为自己曾经那么不信,那么绝望,那么叛逆而感到烦恼。当然,最终他们会欢欢喜喜地与新郎同在:“我欢欢喜喜坐在祂的荫下,尝祂果子的滋味,觉得甘甜。祂带我入筵宴所,以爱为旗在我以上”(歌2:3-4)。
然后他们就心满意足,能够在甜美的宁静中得享安息,宣告说:“耶和华是我的份,因此,我要仰望祂”(哀3:24);“但我亲近上帝是与我有益。我以主耶和华为我的避难所,好叫我述说祢一切的作为”(诗73:28)。接下来,不管上帝将来如何带领他们,他们都完全满足,而且,他们充满自信,静静地使自己降服于祂,说:“祢要以祢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诗73:24)。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在主里欢喜快乐,而来自主的喜乐则成为他们的力量(尼8:10)。即使他们可能没有确实感觉到与主相交,他们的信心也坚定不疑;他们欢喜快乐:“你们虽然没有见过祂,却是爱祂。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祂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1:8)。
这种喜乐与暂时性信徒所经历到的那种微弱的亮光完全不同。真喜乐是:
(1)在上帝里面,在灵魂与上帝的合一,在与她和好的上帝面前。“我灵以上帝我的救主为乐”(路1:47);“要靠主常常喜乐”(腓4:4)。
(2)有主同在的灵魂的谦卑。“祂顾念祂使女的卑微”(路1:48)。马利亚表达了她的喜乐之后,马上说了这番话。
(3)灵魂与上帝在爱里有更亲密的联合。当大卫在喜乐中宣告“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上帝,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的时候,他也这样说:“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祢”(诗18:2,1);“我爱耶和华,因为祂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诗116:1)。
(4)灵魂更加圣洁,远离不是上帝的一切,甘心乐意,积极地遵行上帝的旨意,“祢开广我心的时候,我就往祢命令的道上直奔”(诗119:32)。
我们把这种圣洁视为蒙恩的第三大标记。

5.暂时性信徒和真信徒的区别在于他们对圣洁的操练(Temporal and True Believers Distinguished in Their Practice of Holiness)
没有圣洁,就没有信心,因为信心净化心灵,使人大有爱心,积极行善。因此,在生活中没有显明圣洁的人,就不是真信徒。我们也可以说,那些仍然属血气的人,过着不敬虔的,骄傲自大,傲慢无礼,反叛悖逆,醉酒邪荡,不仁不义,坑蒙拐骗,仇恨嫉妒,这样的人确实没有真信心。他们可能会竭力反对我们这样说,但我们仍然要向他们宣告:“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罗8:13)。听听保罗对这样的人所说的话吧:“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地告诉你们。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上帝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腓3:18-19)。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不再说什么。
当然,暂时性信徒远离这等极其明显的罪,他们却在圣洁方面欺骗自己。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重生,已经分别为圣,并且由此得出关于他们灵命状态的结论,其实,他们的圣洁在本质上并不是真实的。相反,那些真正成圣的人,由于意识到自己的罪,非常担心自己是否是真信徒,是否与恩典之约有份,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并没有成圣。
为了区分这两者,我们先来考察假圣洁,然后再探讨真圣洁。
首先,暂时性信徒能够使自己在生活上无可指责。他们能够回避那些在公众场合行不敬虔之事的人,也能避免那些属世之人沉溺其中的罪。从外表上,在暂时性信徒和世界之间有非常清楚的区分,这会促使一个人说:“这样的人不是属世的。”“倘若他们因认识主救主耶稣基督,得以脱离世上的污秽,后来又在其中被缠住制伏,他们末后的景况,就比先前更不好了”(彼后2:20)。是的,大卫在两性关系上跌倒犯罪,而异教徒亚米比勒却没有犯罪(参见:创20:3:撒下11:10)。
第二,他们不但能够使自己远离恶行,还能够站出来操练种种美德,比如:勤恳灵修;谨守安息日;常常热心讨论属灵之事;祷告时常常因为有感动和软弱而流泪,当他们在一群圣徒中祷告时尤其会这样。他们与敬虔的人来往,就像亚拿尼亚、撒弗拉和犹大所做的那样;他们喜爱大有能力的讲道者,就像希律和行邪术的西门那样。他们在穿着上端庄得体,也愿意服事他人;遇到分歧时很有耐心,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也能够忍受,并且慷慨好施,乐于助人,在饮食上也有节制,爱戴有德行的人。总之,他们能够使自己远离敬虔之人所远离的一切罪恶,并且操练敬虔之人所操练的一切美德。法利赛人就是这样。“就热心说……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腓3:6)。从对异教徒和贵格会人士的生活描述来看,明显看到这种情形。
第三,暂时性信徒不仅能以外在的方式操练圣洁,而且也能转向心中,评估灵魂所发出的念头和情绪,不让它们偏离正道,保持美德和诚实。这样一来,他们的行为就不是出于假冒伪善,而是发自内心,他们表里如一。保罗宣告,在他归正之前,他如何按照祖先的传统,用清洁的良心事奉上帝(提后1:3)。贵格会的人士就是如此,异教徒在他们的著述中也有这样的见证。有一个异教徒,每一天结束的时候,都会独自默想过去的一天,并且说:“今天你改掉了什么恶行?抵挡了哪样罪?你在什么程度上比先前好点儿呢?”
有一个世俗作者这样说:“不留心自己内心活动的人,就不会通达。”另一个人则说:“你知道有德行的人做事不是只图外表上好看,而是因为善事所以就去行吗?他的行为会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呢?对有德行的人来说,你能够想到比美德和诚实的行为本身更好的东西吗?”另一个人也说:“上帝离你很近,祂与你同在,并且住在你里面;所以我说:‘圣灵住在我们中间,当留心我们行善和作恶的日子;祂按我们对待祂的方式对待我们。’你在人面前生活,当像上帝看着你那样。”
这一切暂时性信徒都可能做,他们的动机来对美德的喜爱,出于渴慕侍奉上帝。有一首古老的歌谣这样说:“有德之人恨恶罪,因为他们喜爱美德;恶人恨恶罪,因为害怕受罚。”在《使徒行传》26章9节中保罗谈及归正前的自己:“从前我自己以为应当多方攻击拿撒勒人耶稣的名。”“并且时候将到,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侍奉上帝”(约16:2)。那些拜偶像的人,在从事他们的宗教活动时,不都是这样想的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属血气的人能够在远离罪恶、操练美德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因此,不能根据前面所谈的东西,确信自己就是信徒,与恩约有份,并且已经重生。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属血气的人藉着外在的光照能够做到这么多,却也极少有人能够进展到这种程度。即使仅仅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或者缺乏这样的例证,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这也不能证明一个人可以认为自己已经归正。一般来说,暂时性信徒的动机就是为自己赢得名声,想被人看到,当然还有其他不纯的动机。我们相信这样的看法,暂时性信徒通常不会走这么远。上帝会惩罚他们,因为他们明白上帝的真理,却不顺从。他们野心勃勃,寻求的是名声、尊重、爱戴、同情。有些人藉着慷慨好施获得这些东西,另一些人则会藉着谦卑得来,这取决于他们觉得自己比较擅长哪一方面。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良心警告他们,说他们的行为不合宜;然而,他们说服自己,相信他们的动机是正确的。也许他们从某种角度看问题时间长了,久而久之就认为那是合宜的。这样一来,他们就让自己的良心沉默下来;不考虑自己最初的动机和目的,他们说:“看我为耶和华怎样热心”(王下10:16)。暂时性信徒通常也会对于严肃的生活感到不舒服,如果能够藉着更自由的方式达到目的,他们就会掉转头,不再追求内在的圣洁。如果这样做,能够给他带来更大的荣耀、声望,带来更多的快乐,还能减少不安,他更会如此去行。是的,当敬虔成为耻辱时,当敬虔之人受鄙视,遭迫害时,暂时性信徒就会与他们分道扬镳,甚至还会变成逼迫他们的人,常常成为迫害最厉害的那种人。有句荷兰谚语是这样说的:“每个叛徒都恨他先前所在的组织。” 在《马太福音》13章21节,主见证了这一点:“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倒了。”
现在,读者也许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异教徒、贵格会人士、暂时性信徒能走这么远,仍然是失丧的,那么还有谁会得救呢?你还能从一个人身上期盼更多吗?把这些都除外,真信徒还拥有什么呢?”对此我的回答就是,如果你只考虑外在的东西,敬虔之人在很多事情上都会被别人超过。然而,在敬虔之人的内里有某种东西,超过了一切暂时性信徒给人印象最深的东西,后者根本不能与它相提并论。如果你问:“那到底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圣灵和生命。”难道一只活着的狗不是胜过一只死了的狮子吗?难道一个身体畸形但有生命的人不比一个用溶化的精金塑成的美人更让人喜欢吗?难道生命中最微不足道的运动不比钟表内部所产生的嘎嘎声更让人喜爱吗?很显然,答案是:“是的。”这里的情形也是这样。暂时性信徒没有圣灵和生命;真信徒却两者都有。这就是为什么暂时性信徒的所有活动都没有蒙恩的标记,而真信徒却有。必须有圣灵和生命存在,否则一切都是虚空。“你们……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8:13);“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加5:25)。
暂时性信徒和真信徒在圣洁方面都有操练,但有以下的区别。暂时性信徒操练圣洁的动机来自理性、诚实、宗教的价值、他们的品行、成长的背景、对惩罚的恐惧,以及想要被人注意的欲望。他们的目的就是公开地或者巧妙地获得声望、爱戴、敬重、赞许和财产。他们所行的一切既不是来自圣灵的促动,也不是出于属灵生命的法则激励。相反,真信徒则是在圣灵和属灵生命的内在法则的激励下操练圣洁。
为了更清楚地明白这一点,让我们来思考以下事项:
首先,真信徒的成圣从信心而来。“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来11:6)。
(1)信心的运作如下:它接受耶稣而达至称义和成圣,藉此灵魂得以与主耶稣联合,与祂成为一灵(林前6:17)。藉着信心,耶稣住在人的心里(弗3:17)。这样,耶稣和灵魂就联合在一起,属灵的生命是从元首基督发出,达到祂的肢体。由于这种联合和这种生命的影响,灵魂与这种生命的本质和谐运作,而这种生命的本质就是基督。保罗所见证的就是这一点:“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祂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20)。
灵魂并不总是能够认识到这种联合的存在以及它的影响。然而,真信徒必有这样的经历:在他行事为人的时候,他的心灵会时常向高处仰望,渴望这种影响,盼望在他日常生活中获得从基督而来的力量和灵性。这就证实他的活动是从坚固他的基督而来。当然,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他不能确实认识到这种属灵的状态,即使其他任何方面都令人满意,他也不会为自己的生活感到高兴。
(2)藉着信心,真信徒相信、享受、盼望与上帝和好,得享儿子的名分。在基督里,他把上帝当作与他和好的父亲,他就这样作为恩约之子、恩约的参与者而生活,或者努力这样生活。他在多大程度上以这样的赤子之心生活,就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享受其中的快乐,尽管他认识到自己在其他方面多有不足,他仍然能够高兴欢喜。“所以你们该效法上帝,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弗5:1);“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 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彼前1:14-15)。
(3)真信徒确实相信,并且在上帝里面,在与上帝的联合中,确实感受到这样的圣洁、荣耀和值得渴慕性,以至于他认为在上帝之外的一切都毫无价值。他把罪视为污秽丑陋,可鄙可憎。他渴望藉着这种信心获得这救恩,并活出这种救恩,他鄙视那可鄙的罪,憎恶那可憎的罪,就这样藉着信心胜过世界(约壹5:4)。就这样,藉着信心,他们的心灵得以洁净(徒15:9)。
这三大蒙恩的标记会在真信徒身上显明出来,虽然程度不同,有时强些,有时弱些。这是属灵生命的法则,从这生命的源头发出力量,使人不断向罪而死,活出美德来。你当省察自己,看一看这些属灵的情操是否是你生活的根基。如果不是,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谈起这样的属灵情操,如果你身上真的找不到这样的属灵标志,那么,即使你被人尊为一个伟大的圣徒,你整个的生活也没有达到目标。如果你真的在你的生活中觉察到这种情操,无论是表现在远离罪、战胜罪,还是表现在美德的操练上,即使程度不大,那么你里面也有生命存在。无论你的生活还有多少瑕疵,无论周围有多大的败坏的势力,你的生活都是从这属灵生命的法则发出的。
第二,只有心灵中晓得自己是在上帝面前,才会有真正的成圣的操练。这上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上帝,而是我们在基督里的上帝。对于那些相信自己确实与上帝有这样的关系,相信这种关系,盼望这种关系,努力建立这种关系的人来说,这确实是真的。不管他们做什么,还是不做什么,他们的心灵都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在上帝面前。在《创世记》17章1节中,上帝是这样要求的:“你当在我面前。” 正如《创世记》5章24节中所记载的,当初以诺就是这样做的:“以诺与上帝同行。” 当尼希米与王讲话的时候,他向上帝祷告(尼2:4-5)。在《诗篇》16章8节中也这样写着:“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 。”
第三,真正的成圣出于对上帝的热爱。真信徒不总是明确地感受到这种对上帝的热爱,有的真信徒从来没有这样的感受,但是,能够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发现这种爱。当他们感受不到上帝的同在的时候,他们就忧愁悲伤,渴慕上帝的同在。这就显明了他们心中对上帝的热爱。他们寻求上帝,对上帝高度尊崇,以上帝为自己生活的目标,这也体现了他们对上帝的热爱。上帝被人承认,受到尊崇,被人敬畏,得到敬拜,他们就高兴欢喜。他们心里所喜欢的就是荣耀上帝,这也体现了他们对上帝的热爱。正是出于这种对上帝的热爱,促使他们远离罪恶,因为罪高抬自己,反对的是上帝的主权和威严,等等。正是出于这种对上帝的热爱,促使他们活出美德来。请告诉我,你能对你目前这样的生活满意吗?当然不!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你的心灵没有倾向上帝,你感到愉快吗?当然不愉快!祂是配得你的侍奉的,你的心灵是否渴慕寻求上帝,渴慕为祂而活?即使不能马上就经历到,你愿意发自内心地渴慕上帝,用心灵寻求与上帝有甜美的合一吗?这种的情操使你在生活中欢喜快乐吗?请注意,这就是对上帝的热爱。敬虔之人正是出于对上帝的热爱之心,努力调整自己的全部生活。“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约14:23);“我们遵守上帝的诫命,这就是爱祂了”(约壹5:3)。
不管什么活动,若非出于爱,就偏离了目标(林前13:1-2)。
第四,真正的成圣出于对上帝的敬畏。既然真信徒在基督里藉着信心与上帝联合,行事为人正如在上帝面前,并且开始热爱上帝,那么接下来的结论就是,他也开始敬畏上帝的威严和圣洁。他不敢忽视上帝命令他行的,也不敢去行上帝禁止他行的。只要有机会,这种赤子般的敬畏都会在真信徒身上展现出来:对上帝的敬畏阻止他们去行他们自己想行的事,对上帝的敬畏激励他们去行他们本来忽略去行的事。当他们履行职责的时候,如果对上帝的敬畏出现在他们眼前,正是这种对上帝的真正敬畏之心促使他们谨慎行事,这使得他们感到非常喜乐。如果他们在自己心里没有看到对上帝的敬畏,即使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他们也会感到非常悲伤。对上帝的敬畏掌管着上帝的儿女,因此他们也被描述为敬畏上帝的人,“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荷兰文:敬畏上帝]”(路2:25)。
对上帝的敬畏阻止了约瑟犯罪(创39:9)。当他想要让他的兄弟们相信他的忠心的时候,就对他们说:“我是敬畏上帝的”(创42:18)。对上帝的敬畏促使家宰俄巴底把先知藏了起来(王上18:3-4)。约伯一直敬畏上帝。“因上帝降的灾祸使我恐惧。因祂的威严,我不能妄为”(伯31:23)。
第五,真正的成圣是因为顺服上帝而行的。对真信徒来说,上帝的旨意就是他们的律法,也是激励他们行动的始因;上帝的旨意就是他们的渴慕。他们遵照上帝的旨意去做某事;也遵照上帝的旨意,不去做别的事情。他们喜欢得见上帝的威严,尊祂在万有之上。他们俯伏在上帝的威严之下,在上帝面前高兴地承认,顺服和责任都是他们所当行的。另外,他们处于上帝的恩约之下,与上帝有爱的联结,因此,他们不把上帝当作陌生人,而是当作他们的上帝。因此,正如我们在圣经中所观察到的那样,他们目的明确,与罪争战,并操练美德:“我的上帝啊,我乐意照祢的旨意行。祢的律法在我心里”(诗40:8);“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上帝的律”(罗7:22)。
把这五点放到一起,我们就会看到不能把它们彼此分开。后四点植根于第一点;哪里有第一点真正存在,哪里也会有其他几点显明出来。这就是暂时性信徒和真信徒、 真圣洁和假圣洁之间的根本区别。
当据此省察你自己,如果你心里没有这些属灵的情操和思想,如果早些时候我们所提到的理由没有激励你离恶行善,那么你就还没有重生。你的成圣就不是真的,而是假冒的。哦,惟愿上帝使你真正对此确信不疑,从而使你悔改归正,使你不再把美德善行当作你确信的根基!然而,如果你在自己身上看到这五点,即使仅仅是很小的程度;如果你的灵魂根据这五点在你生活中的体现来决定是否喜悦;如果你牢记这几点,并且以此为根基调整你的生活,你就可以欢喜快乐,可以基于你的善行对你的呼召和拣选大有确信。当然,即使你最佳的善行,你也总是能够找到理由让自己羞愧谦卑,这是对的。但是,不要因此就否定上帝已经赐给你的恩典,因为属灵的生命会不断成长,永不消亡。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竭力照着上帝恩赐的能力,清楚地为你描述了暂时性信徒和真信徒的性情。然而,即使这一问题已经阐释得非常清楚,如果没有圣灵的特别运作,不管是暂时性信徒,还是真信徒,都不会从内心相信我们所说的。对于第一点而言,这可能是由于偏见、盲目和邪恶;对于后面几点而言,这可能是由于灵命方面的疾病、捆绑和惧怕。但是,主是大能的,能够在人心里做工,说服人,使人苏醒归正,也能使人得安慰,分别为圣。

6.对于担心自己是暂时性信徒的真信徒的鼓励(Encouragement for True Believers who Fear They Are Teporal Believers)
未重生的人和暂时性信徒也许会读到这些蒙恩的标记,并且表示赞同。他们缺乏对自己内心的仔细省察,也许会认为自己的状态跟上面所写到的关于真信徒的那些事情完全一致。也许有的暂时性信徒在读到这些蒙恩的标记时,心里认定他所有的支柱都被抽走了。这会让他变得烦躁不安,以致于在愤怒和憎恶之中把这本书都扔到一边。当然,也会有人由于认识到自己的悲惨处境,有可能藉着上帝的恩典开始关心自己的状况,从而被带到基督面前。啊,这样做才是上帝所喜悦的。
真信徒在读到这些蒙恩的标记时,也可能会变得更加不安,因为不能在自己心里找到这些蒙恩的标记。他也许不能分辨蒙恩本身和蒙受更大的恩典的不同,认为自己必须蒙受更大的恩典,才能与恩约有份。也许他拿自己跟暂时性信徒相比,发现自己与暂时性信徒有很多相同之处,因为老亚当的性情和行为仍然时常显现在他的身上。这会阻止他考虑他所拥有的是否比这更多,因而拥有真信徒的性情。也可能他处于某种困惑、不信、绝望、沮丧、烦躁的心境中,因而无法省察自己。在这种状况下,他应当考虑的是自己已经藉着信心接受了基督,然后等候主赐下更多内在的平静、亮光,从而能够分辨上帝已经赐给他的那些东西。然而,我希望其他人都能够认识到自己已经蒙恩,坚固信心,为上帝的慈爱而高兴欢喜,并且在成圣的道路上有所复兴。
也许有人认识到在自己身上确实有上帝的恩典,但是并不能完全确定自己的灵命状态,因为担心自己欺骗自己。这些人还是有盼望的。他们的担心如下:
首先,“做一个真信徒是如此伟大的事,我不敢想像这么伟大的事会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如果我基于那些我不敢否认的证据来确定我的灵命状态,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么我对自己的欺骗是何等可怕啊!” 我的回答是:
(1)对你来说,这件事可能太伟大了,以至于你不能接受,但是对上帝来说,这件事并不是大得连祂也不能赐下。对其他信徒来说,这也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但他们都已经接受了。上帝想要显明祂无限的美善,因此祂寻找失丧的人,并且接纳那些被厌弃的人。
(2)一个人是否蒙恩,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记,可以由此判断在自省方面是否欺骗了自己。如果一个人经过自省之后,认定自己已经蒙恩,但是,仍然天天盯着自己,因为心里有平安,就变得粗心大意;仰仗这种幻想出来的蒙恩,开始为这个世界的事情而活,那么这就是他欺骗自己的明证。然而,如果一个人在认识到自己已经蒙恩之后,认定自己的灵命状态,紧接着就积极地操练信心,亲近上帝,爱主爱人,敬畏上帝,谦恭顺服,这就表明他并没有欺骗自己,因为他这种对灵命状态的自省所生发的是恩典的外显。这是盼望所结的果子。“凡向祂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祂洁净一样”(约壹3:3)。
现在让我谈谈你的担忧。让我们假定你不公义地把这种恩典用在了你自己身上,由此而产生了真信心和悔改。你所犯的岂不是一个令人高兴的错误吗?所有的伪宗教都会阻挡我们归向基督,从而称义成圣。现在说来,如果因此种指望让你的灵命更加活泼,那么就不要被毫无根据的害怕所困扰。
第二,“我害怕我只是从理性上来看待这些事情,害怕因为熟悉属灵的事情和光景,我才把它们当作真理。” 我的回答是:
(1)人是一个有理性的受造物,上帝在他们身上以一种与他们的本性相符的方式做工。上帝藉着人的智力,赐给他忧愁和喜乐的内心活动,因此如果这些事情在你心中非常清晰地被区分开来了,就不应当让你感到忧虑;然而,如果它们存在于你的意念之中却没有影响你的意志,你才应当感到害怕。
(2)要留意你的意志是否受到影响。你有哀痛吗?你流泪了吗?你是否有祷告、盼望和渴慕?你操练信心了吗?你降服了吗?上述事项,你有没有一一操练?如果操练了,你就必会认识到这些事情不单单存在于你的头脑之中,而且也触动了你的心灵。如果现在你可以辨明自己确实有这些方面的操练,就不要担心你的信心是假的。
第三,“我认为我自己缺乏严肃。我三心二意,属灵的忧愁太弱,以至于我自己都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我的信心就像一支残疾的手,可以放到物体上面,却不能把物体拉向自己。我的成圣是如此地迟钝,并且也缺乏热情。另外,我心中没有任何确信,没有经历到应有的喜乐。”我的回答是:
(1)一些基督徒过分依赖他们的情绪冲动和感情。当然,情绪性的冲动和感情,就其自身而言,都有一定的价值,不应舍弃。然而,他们当知道,不当用自己情感的强弱来衡量灵命的强弱。有些人由于其自身性情的缘故,很少受情绪的影响,在喜乐和忧愁方面都比较稳定。然而,他们在心思和意志仍是活跃的,一般说来,他们也是这样致力于属灵的事情。如果上帝按祂自己的美意用这种方式带领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不当认为他的属灵生命次人一等,当继续全心全意信靠主耶和华的力量谨慎前行。他的错误是在判断上,而不是在事情本身。如果很多人会思考并接受这一点,那么他们就会有更大的进步。
(2)然而,如果你真是处于一种无精打采、不结果子的状态中,那么我很同情你,而且必须发自内心地对你说:你只要仍然保持这种状态,就不能企盼得到更多的安慰。
(3)但是,就你的灵命状态而言,你却不要怀疑否定。你认识到自己已经有了属灵的生命,但却对灵命的程度有抱怨。得救的确信和安慰来自坚固的信心,但是,即使没有这种确信和安慰,得救的信心仍然可以存在,这种得救的确信和安慰并不是信心的本质。当努力从这种状态中挣脱出来。当勤勉,不要向懒惰屈服,很多人之所以无精打采就是因为懒惰的缘故。上帝总是用祂自己的旨意来引导我们,不要有相反的期望。不要抵挡上帝,叛逆上帝,当像主手中的泥土那样柔软可塑。要以朴素、正直的心安慰别人,劝勉别人。
第四,“我的困惑就是成圣方面很缺乏。我认识到自己心中残余的罪;我跌进大罪之中,非常不稳定。我全心全意地呼求上帝赐给我力量,当我祷告的时候,我感到自己似乎也得了力量。然而,不久我又转回头,再次堕入罪中,在生活上常常没有进步的机会。这种状态怎能与蒙恩共存呢?我时常担心自己并没有真正蒙恩。” 我的回答是:
(1)在基督里有小子、少年人和壮年人。有时我们得蒙上帝特别的眷顾,有时我们的灵命面对干枯。因此,不要根据所领受的恩典的程度,应当根据目前事情本身的真实性做出判断。
(2)上帝对祂的儿女通常有特别的安排,目的就在于使他们保持谦卑,并且教导他们是藉着基督赖恩得救,与善行无关,与他们配得的恰恰相反。上帝也允许某些人与罪多做一些争战,因为上帝想藉着他们以特别的方式彰显祂的恩典。因此,对于上帝这样的安排,既要谨慎自守,也要继续保持对罪的恨恶,与罪争战,并且渴慕圣洁。
(3)如果在你的内心深处,并不是始终厌恶罪,对罪不满,为罪不安,渴慕圣洁,只是当你在反思自己的灵命状况的时候才有这样的感动,那我特别鼓励你来到上帝的面前,向上帝倾诉自己这种灵命状态,请求上帝赐给你心灵的渴慕,并且确信这样行是上帝所悦纳的,那么上帝必会把你从罪中救拔出来,使你在属灵生命和成圣方面有所进步。那时,你会经历到你抵挡罪的决心更沉着更真挚,你会不仅与罪行争战,也会与内心最深处的意念争战。你会经历到主必不断地赐给你力量,使你不断地胜过罪。除非是面临非同寻常的灵命荒漠,否则你不会总是被罪击败。总之,即使你每天在很多事情上犯罪,你也能够认识到自己心灵的真诚。因此,你在成圣方面虽不完全,也不要因此就困惑重重,忧心忡忡,灰心丧气,无法喜乐。也就是说,如果你能认识到自己心中确实具有为罪痛悔、信靠耶稣、追求圣洁的标记,正如我们在上面所描述的那样,虽然在成圣方面并不完全,也当为自己已经得蒙上帝的恩典而高兴欢喜。

View:6793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版权所有